Workflow
硅料“收储”不能背离市场化法治化|反内卷系列评论
经济观察报·2025-09-05 17:01

多晶硅收储方案背景 - 2025年中报季多家头部多晶硅企业在业绩发布会提及市场热传的"多晶硅收储方案" 股价随之大涨 [2] - 收储方案指头部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和金融机构资金成立收储主体 收购所谓"落后"产能并逐步退出以调整产能结构 [2] - 多晶硅面临产能利用率低 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头部企业亏损的态势 收储方案在此背景下酝酿 [2] 收储方案的市场化特征 - 与行政化产能调整方式相比 头部企业牵头的收储方案具有更强市场化色彩 可作为行业反内卷的新路径 [2] - 方案需严格在市场化和法治化框架内推进 [2] 反垄断风险 - 由行业协会或头部企业牵头的产能协调机制存在巨大垄断风险 违反《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禁止固定价格、限制产量等垄断协议的规定 [2][3] - 涉及产能的垄断行为属于"核心卡特尔" 是反垄断法重点关注行为 [3] - 若不能规避反垄断风险 将影响方案落地并为中国光伏出海带来隐患 [3] - 反垄断法存在不适用或豁免条款 包括为改进技术、因经济不景气缓解生产过剩等情形 多晶硅收储是否适用需谨慎考虑 [3] 收储方案的行业影响 - 头部企业作为收储主力更易受益 行业集中度提升有利于扩大市占率和充分利用产能 [4] - 产能协调后多晶硅价格可能进一步回升 提升头部企业利润 [4] - 近几个月硅料头部企业股价触底回升 业绩有所改善 [5] - 中小企业被"赎买"产能 以温和方式完成产能出清 [5] 长期潜在问题 - 竞争机制需有失败者付出成本 "无痛"退出方案是否利于行业效率提升需观察 [5] - 头部企业产能不意味先进产能 中小企业产能不意味落后产能 产能"人为选择"结果值得观察 [5] - 头部企业在收储中形成的合作机制可能演变为价格联盟或产能联盟 长期作用于多晶硅产能和价格 违反垄断竞争并伤害行业发展根基 [5] - 可对比19世纪末美国"托拉斯"组织 对产业创新具有破坏性 是反垄断重点监管行为 [5] 方案实施原则 - 收储方案机制设计需保护中小企业利益 [6] - 方案不能"皆大欢喜" 应建立合理机制让部分企业为产能扩张决策"买单" [6] - 收储方案落地后需加强反垄断监管 防止头部企业形成联盟 [6] 行业内卷成因与解决路径 - 多晶硅行业内卷有复杂成因 包括地方政府推波助澜、头部企业错误判断、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等制度性原因 [7] - 仅调整产能治不了行业内卷病根 [7] - 收储是产能调整的一种选择但仅是开始 反内卷是复杂系统工程 [7] - 政府需进一步规范自身行为 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越有效 [7] - 企业需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不能错失调整升级的市场机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