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医生|樊东升:与万名“渐冻人”并肩寻药
经济观察报·2025-09-05 17:06

樊东升的专业背景与临床实践 - 樊东升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国最早开始渐冻症研究的专家之一,接诊渐冻症患者逾万人[1][2] - 建立的渐冻症患者数据库有超过5000名患者,是全世界拥有最多渐冻症患者的医生[1][2] - 每周出两次门诊,一次普通门诊,一次多学科会诊,致力于精准诊断不同亚型并探寻治疗方法[26] 渐冻症疾病特征与治疗现状 - 渐冻症被称为"最残忍的罕见病",患者会因肌肉萎缩逐渐丧失运动能力,大多数生存期只有3-5年[3] - 现有疗法仅能有限延缓疾病进展,无法治愈渐冻症,人类与之斗争已超过150年[3] - 过去数十年全球只有"两个半"药物获批,分别是利鲁唑、依达拉奉和只对2%病人有效的托夫生注射液[10] 新药研发进展与突破 - 目前有近10项渐冻症新药临床试验在北医三院开展,包括跨国药企的全球多中心研究和中国药企自主研发药物[9] - 樊东升与清华大学教授贾怡昌共同研发的SNUG01于今年8月14日被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8] - 同情给药案例显示,一名病情严重患者用药后生存期超过两年,而按原疾病发展可能仅存活两三个月[9] 中国在渐冻症研究领域的优势 - 中国约有20多万名渐冻症患者,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临床试验提供了独特优势[11] - 欧美因患者少导致临床试验受试者不足,葛兰素史克曾有两项渐冻症新药临床因受试者不足被迫终止[11] - 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对罕见病药物评审审批和支付有利的政策,吸引资本和企业投入这一高难度领域[11] 精准医疗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 樊东升根据药物作用机制精准筛选患者入组,如针对炎症机制的药选年轻患者,针对大脑的药选脑损害较重患者[12] - 这种精准入组可能提高临床试验的阳性率,从而增加研发成功率[12] - 与欧美"平台试验"共享对照组相比,精准入组能更准确评估不同机制新药的效果[12] 患者数据平台的建设与价值 - 蔡磊与樊东升合作建立的患者数据平台在一两年内收集到上万个真实数据,是樊东升过去20年收集数据的两倍[21] - 该平台使患者可自主上传病情信息,实时更新用药效果和病程进展,大幅加快了临床试验入组速度[21] - 已有超过10位"渐冻人"完成遗体捐献,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科研资源[20] 行业未来展望 - 樊东升认为未来5到10年可能找到对部分渐冻症有效的药物,让患者病情在3年、5年甚至10年里变化不大[28] - 未来渐冻症会被细分成很多不同亚型,患者可以根据亚型选择最适合的药物[28] - 神经退行疾病研究正迎来突破期,渐冻症比老年痴呆症进展更快,在临床试验中更易观察到用药差别[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