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最新发布!涉及三大ESG实操“指南”
券商中国·2025-09-05 18:31

证监会发布第二批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 - 证监会指导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就第二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 涵盖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三个环境议题[1] - 指南重点针对相关风险和机遇的识别与评估、核算流程与方法、披露要点等重点难点问题提供细化指导 推动上市公司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规范披露[1] - 后续将按照"成熟一批 推出一批"的节奏推出更多实操指南 形成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为授权性规定 交易所《指引》为细化强制性要求、《指南》为参考性规范的披露规则体系[1] 指南具体内容与作用 - 修订新增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三个章节 体例结构基本一致 主要包括风险和机遇的识别与评估、核算流程与方法和披露要点等内容[3] - 详细举例解释相关议题的常见风险和机遇 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导致的产能限制、化石能源开采难度增加等风险 新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引入水循环利用系统降低废水排放成本等机遇[3] - 提供披露数据的通用计算流程与方法 如提示常见的污染物类型和披露示例 核算能源用量的具体方法和能耗计算公式、取水量和耗水量的计算公式等[3] - 强化上市公司的风险和机遇意识 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 不在《指引》基础上额外增加强制披露要求 为上市公司提供更细化、更人性化的操作说明[4] - 减少企业学习国内国际其他标准的成本 更好地引导投资者理解上市公司ESG披露信息并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4] 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进展 - 《指引》明确强制披露主体包括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 最晚应在2026年4月30日前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6] - 截至2025年6月底 共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持续报告 整体披露率达34.72% 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 另有612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7] - 67.27%的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 63.93%的公司披露战略信息 44.01%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续相关目标 78.07%的公司开展重要性评估 93.32%的公司披露了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信息[8] - 99.25%的公司在报告中披露了量化指标 其中83.95%披露了25个以上的量化指标 62.07%的公司披露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类型 65.90%的公司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量[8] - 披露范围1、范围2和范围3排放量的公司占比分别为59.81%、60.02%和11.37% 24.87%的公司披露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17.05%、15.76%的公司分别披露了预计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8] ESG国际评级提升 - 截至2024年底 沪深两市32%的公司MSCI ESG评级有所提升 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的上市公司家数占比由五年前的0提升至2024年的7.2%[11] - 贵州茅台评级提升2个等级至BBB级 为中国白酒行业上市公司MSCI ESG评分最高 阳光电源评级自A级提升至AA级 宁德时代评级由A提升至国际领先的AA级[12] - ESG表现的提升有助于展现上市公司良好形象 吸引中长期资金 对企业做好可持续披露形成正向激励[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