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地提出国资创投容亏100%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06 07:57

国资创投政策环境优化 - 多地尽职免责政策不断优化 为国资创投带来更宽松的政策环境 政府投资基金与国资创投基金对亏损的容忍度显著提升 [1] - 种子期 天使期项目明确给予高额亏损容忍 个别地区已允许单个项目出现100%的全额亏损 [1] - 广州开发区提出种子直投 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 种子直投 天使直投 产业直投分别允许出现最高不超过各类别投资总额50% 40% 30%的亏损 [6] - 四川省 武汉市 深圳福田区等地文件指出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提出种子天使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70% 创投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50% 产业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30% 种子 天使类单个直投项目最高容亏100% [7]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 2016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国有创业投资企业的监督考核 激励约束机制 形成鼓励创业 宽容失败的国有创业投资生态环境 [4] - 2024年6月《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改革完善基金考核 容错免责机制 健全绩效评价制度 [6] - 2024年1月国办1号文《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容错机制 容忍正常投资风险 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6] 尽职免责制度落地挑战 - 尽职免责制度的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难题 需要审计 纪检部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参与 许多基金管理人仍面临询问 追责的情况 [10] - 需要加快出台可操作 可量化的实施细则 建立覆盖审计 纪检等多部门的尽职免责协调机制 [10] - 浙江 安徽等地已做出探索 浙江省提出完善免责认定标准和流程 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 巡视 审计等部门要依规依纪依法予以支持 安徽省提出基金考核评价 审计 巡视 国资监管考核以基金整体项目投资核算作为评价依据 不以单一子基金或单个投资项目损失作为评价依据 [11] 行业专家观点 - 容亏比例的多少并不是问题的核心 关键还是现有机制下的落地执行 有些地方政府投资基金虽提出早期投资80%的容亏比例 但实际业务过程中并未执行 [7] - 相比于容亏100% 有些地方的管理办法提到"不以单个项目亏损作为考核依据" 能够把这点执行好 就已经对基金的运行进行了很好的松绑 [7] - 政府和国资基金需要追求政策目标和功能目标 但也需要追求商业可持续 很难想象一只基金在亏损20% 50%甚至80%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实现政策目标 [8] - 应该强调落实尽职合规免责 只要基金管理人的操作是尽职合规的 不论最终基金亏损率达到多少 都应该是免责的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 [8] - 项目投资如果出现问题 可以通过全盘回顾从项目端到决策程序 制度设计 找到出错的地方以及承担相应责任的人员 如果所有程序都做到位后投资失败主要是客观原因导致 也应该进行尽职免责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