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升值的短期催化与长期重估|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2025-09-07 18:13

文/国金宏观 宋雪涛 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在一波三折中前进:年初在弱美元环境 下小幅升值(1- 3月),再在对等关税担忧下呈现"急转直下"的贬值风波 (4月初),不确定性逐步缓解后人民币重拾升值动能(4 - 5月),6- 7月 人民币在区间内窄幅波动,8月下旬再次掀起一轮升值行情。从特征看, 此轮行情人民币中间价、在岸价、离岸价"三价合一",共同呈现向7 .0水 平靠拢的态势,行情的背后既有基本面基础,也有事件催化。 如何解构人民币的内在价值? 人民币汇率定价有三大核心支柱——中美利差、政策风险溢价与购买力平价,当前三大支柱均系统性地向有利于人民币的方向倾斜。 第一,中美利差收窄,是人民币过去三个月升值的基础。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若资本能够自由流动,那么两国之间的名义利差将决定汇率的预期变化。现实情况是,即便资本并未完全自由流动,2015年"811汇 改"以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与USDCNY的相关性仍高达61%。 近三个月,中美国债利率整体上相向而动。特别是7月以来,A股走牛引发股债跷跷板效应,10年中债到期收益率站上1.8%,较6月底已上升逾20bp,中国 的无风险回报率正在温和上升。与此同时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