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这类主题基金,最猛狂赚123%!
中国基金报·2025-09-07 23:04

北交所市场发展成效 - 北交所设立四年来已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带来上市公司质量"提质扩面"、流动性"量能跃升"、投资者结构"专业升级"等多维度根本性变化 [3] - 市场功能持续优化,体现为"发挥功能、形成互补、发展壮大"三大亮点,在服务"专精特新"等创新型中小企业上成果斐然 [5] - 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74家,总市值超9000亿元,中小企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 [6] - 过去四年中,上市公司数量、市值增长均超3倍,场内交易量增幅巨大 [7] 上市公司质量与结构 - 上市公司行业覆盖范围大幅拓宽,从过去集中于机械设备领域拓展至大消费、高端制造等多个细分领域 [9] - 截至2025年8月,北交所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达82.85% [9] - 今年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6.01%,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成长韧性 [9] - 板块聚集了一大批深耕细分赛道、拥有"专精特新"资质的优质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比例显著高于主板及科创板、创业板 [21] 市场流动性改善 - 自2023年以来,北交所日均换手率稳步提升,至今稳定在7%~8% [10] - 今年前8个月,北交所日均成交额近300亿元,远超2024年不到100亿元的日均成交额 [10] - 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已得到实质性解决,资金通过北证50指数基金持续流入,为市场注入充裕流动性 [10] - 流动性改善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选择在北交所上市,推动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10] 投资者结构变化 - 当前北交所合格投资者已超900万户,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持股比例持续提升 [10] - 已形成"机构投资者引领、专业个人投资者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者群体,仅北交所主题基金规模就超160亿元 [11] - 投资者结构从初期以个人、私募及少量公募主题产品为主,转变为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大量进场 [10] 北交所主题基金业绩 - 截至9月5日,北交所主题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近60%,最高单位净值增长率超123% [13][15] - 自成立以来,该类产品的平均年化回报达32%,远远超过同期沪指涨幅 [17] - 业绩突出的原因包括政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支持持续加码、A股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上升、小盘成长风格受到青睐 [18] - 部分北交所主题基金通过精准选股和动态调整持仓,实现了超额收益 [18] 投资策略与选股方法 - 投资方法论需自下而上精选好公司,在低位时买入并拿得住,才能获取长期超额回报 [21] - 选股策略主要遵循"好公司、低价格、拿得住"的理念,通过综合的评价体系判断公司质地 [21] - 随着近期估值修复,北交所市场定价效率明显提升,未来个股分化会加大,重点关注业绩持续超预期的公司 [21] - 从投资板块角度,重点关注入选北证50指数和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的"双指数重叠"的优质公司 [22] "双指数"时代与产品创新 - 2025年6月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正式发布,叠加北证50指数,北交所开启"双指数"时代 [25] - "双指数"为市场带来更丰富的指数投资工具,为公募基金的产品创新与业务布局开辟新路径 [25] - 公募基金将加快推出以"双指数"为核心的场内ETF产品,并以此为基础研发期权等衍生品 [26] - 未来公募基金或将继续通过产品创新和投资策略优化,加大对北交所市场的布局力度 [27] 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 - 随着新质生产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交所未来或诞生一批"专精特新"高成长企业,长期投资价值突出 [22] - 科技行业有望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加速创新,推动产业变革 [22] - 关键挑战在于引进更多高质量企业,实现供需良性循环 [30] - 建议优化发行上市机制,加快优质企业上市速度,并通过引入更多长期资金、优化做市商制度等方式提升交易活跃度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