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期间地方经济增长需从供给端、需求端和主体端三方面寻求新动力 [2][3] 供给端增长动力 - 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十一五"末期的9.5%下降至"十四五"末期的7.2% [4] -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十一五"末期的39.3%下降至2024年的30% 其中制造业占比下降6.2个百分点至25% [4]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十一五"末期的45.1%提升至2024年的56.7%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45%提升至60% [4] - 东部海南福建山东 中部江西安徽山西 西部广西四川甘肃陕西等地服务业营收增长迅速 [5] - 青海工业营收"五普"期间增速达84.3% 服务业营收增速为51.2% [5] 需求端增长动力 - 商品消费占居民消费结构比重接近48% [6] - 2024年全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 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3个百分点 [6] -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 对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 [6] - 年轻群体催生单身经济、宠物经济、盲盒经济等新业态 [7] - 3亿老年人形成银发消费市场 老年大学、老年旅游、老年电商和健康管理服务持续扩容 [7] 主体端增长动力 - 第五次经济普查显示41个工业细分行业中前15个行业研发投入占比达86.6% [8] - 2023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比重达64.9% [9] - 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比重20.9% 五年增速全国最快 安徽湖南江西增速均超80% [9] - 西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占比11.3% 但支出增速达73.2% 外部支出增速高达118% [9] - 贵州陕西宁夏等地R&D经费外部支出增速超过250% [9] - 东北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占比仅为2.9% 内外支出增速均偏低 [9]
洞见 | “十五五”时期地方经济增长从三方面找动力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2025-09-08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