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9大绿色液体燃料试点启动,东北为核心区域
势银能链·2025-09-08 11:52

国家绿色液体燃料试点项目总体情况 - 国家能源局于2026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2027年6月底前实现高负荷稳定生产的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工作第一批共9个项目 包括5个绿色甲醇项目、3个绿氨项目和1个燃料乙醇项目 [3] 试点项目区域分布特点 - 项目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 共8个 其中吉林3个、黑龙江2个、内蒙古2个、辽宁1个 仅1个位于南方江苏省 [7] - 东北地区因生物质资源丰富适合生物质气化制甲醇/乙醇 风光资源充足适合绿电制氢供甲醇/氨合成 产业基础如传统化工和农业利于承接绿色液体燃料项目 [7] - 江苏省岚泽大丰港绿色甲醇项目可能依托沿海港口物流和市场优势或利用长三角技术创新资源 [7] 项目建设规模分析 - 绿色甲醇项目规模跨度较大 从5万吨/年到30万吨/年不等 较小规模项目侧重区域资源就地转化 大规模项目着眼更广泛市场供应或产业集群发展 [7] - 绿氨项目规模相对集中 在18万吨/年至30万吨/年之间 因下游应用如化肥和工业原料需求稳定 规模集中有利于配套产业链建设和成本控制 [7] 技术路线特点 - 绿色甲醇技术路径多样 包括生物质气化如纯氧加压生物质流化床气化、干粉气流床气化等直接将生物质转化为合成气后再制备甲醇 以及尾气加氢合成如生物质锅炉尾气、燃料乙醇工厂尾气加氢实现工业尾气资源化并构建循环产业链 [8] - 绿氨技术聚焦柔性合成工艺 可在30%-110%负荷下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和合成塔内件实现超低负荷、超宽负荷范围运行 [6][8] 项目实施主体构成 - 实施单位包括央企如国投、中能建、国家电投 地方国企如上海电气绿源科技 以及新能源企业如金风科技、远景零碳 形成政企协同、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格局 [8] - 传统能源央企依托产业基础优势 新能源企业凭借技术创新能力 共同推动绿色燃料产业化进程 [8] 试点项目具体明细 - 燃料乙醇项目:国投生物3万吨/年纤维素燃料乙醇项目采用粉碎+汽爆+酶解发酵+多级差压精馏+分离蒸发技术 构建醇-电-汽联产绿色可再生循环经济模式 [5] - 绿色甲醇项目:洮南市5万吨/年项目采用纯氧加压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 金风科技25万吨/年项目采用生物质气流床气化技术实现合成气-蒸汽联产气化工艺在干粉气化领域首次应用 安达市10万吨/年项目对生物质锅炉尾气加氢合成甲醇 辽宁华电10万吨/年项目对燃料乙醇工厂尾气加氢合成甲醇 岚泽大丰港30万吨/年项目采用干粉气流床气化工艺和新型甲醇合成催化剂 [5][6] - 绿氨项目:远景零碳30万吨/年项目采用大型低压氨合成工艺和智能系统全域控制 中能建20万吨/年项目采用柔性合成氨工艺和源网荷储实时平衡技术 国家电投18万吨/年项目采用柔性合成氨工艺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和合成塔内件实现宽负荷运行 [6] 政策与产业意义 - 试点项目标志着中国在推进能源革命和实现双碳目标道路上迈出实质性一步 国家正全力将绿色液体燃料技术路线从实验室研发推向规模化产业应用 [8] - 政策向市场释放信号引导资本与技术向绿色液体燃料领域汇聚 通过应用示范项目验证技术经济性、加速成本下降和产业链成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