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失」的10大国产手机品牌
36氪·2025-09-08 19:01

中国手机市场格局演变 - 2025年第二季度华为重返国内手机市场份额榜首达18.1% vivo以17.3%紧随其后 OPPO和小米分别为15.5%和15.2% 苹果以13.9%位列第五 [9] - 华米OV四大国产品牌合计占据中国手机市场约66%份额 形成强势主导格局 [10] - 过去20余年中国市场有超过87个手机品牌消失 品牌存活率不足15% [11] 功能机时代领军企业兴衰 - 波导1999年建成首条手机生产线 以"农村包围城市"低价策略和明星代言营销 2000年销售70万台首夺国产品牌销量冠军 [17][18] - 2004年波导超越所有国际品牌登顶国内销量第一 全球销量排名第八 但同年净利润出现下滑 [19][21] - 2005-2007年波导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超12亿元 因缺乏核心技术积累错失智能机转型时机 [22] - 金立2005年借《天下无贼》电影营销绑定高端商务人群 2007年推出自研语音识别技术的"金立语音王"系列 [23] - 2006-2009年金立保持国内线下市场销量第一 2010年成为国产手机销量冠军 仅次于诺基亚和三星 [28] - 2011年金立发布七款智能机但反响不佳 因设计落后和60亿元过度营销投入导致口碑下滑 [32] 垂直细分市场尝试 - 朵唯2009年首创女性功能机定位 主打美颜拍照和安全功能 2010年销量实现翻倍增长 [37][38][39] - 美图2013年依托4亿用户影像算法基础推出前置800万像素手机 限量款曾创下30秒售罄纪录 [40] - 2019年美图因技术护城河薄弱将手机业务移交小米 同期OPPO、vivo、华为等竞品在拍照功能快速跟进 [43][44] 跨界企业手机业务发展 - 格力手机初代定价1600元高于同级竞品 年销量不足10万台 主要依赖经销商体系销售 [47] - 360采用特供机模式与酷派合作 合资公司奇酷2015年发布顶配旗舰机型 但因乐视入股酷派导致合作生变 [48][49][51] - 乐视2016年手机销量突破1700万台 采用每台亏损200元的硬件定价策略 但内容付费转化率不足5% [57][58] - 乐视手机业务累计亏损超40亿元 加之汽车业务消耗60%资金 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59] 小众品牌发展路径 - 魅族2012年推出Flyme系统成为安卓定制系统标杆 2014年销量突破500万台位列第一梯队 [64] - 2016年魅族因坚持实体Home键设计落后于全面屏趋势 2017年Pro7系列亏损13亿元 [65][66][68] - 锤子科技2014年T1机型预售48小时达5万台 但因供应链问题延迟三个月交付且出现质量缺陷 [69][70] - 锤子科技六年间融资近17亿元 最终因资金链断裂于2018年底接受破产清算 [72][73] 行业模式创新 - 小米采用"成本价硬件+免费软件+互联网服务"商业模式 通过直销削减渠道成本构建用户粘性 [60] - 小米MIUI系统通过每周迭代的参与式开发 为应用商店和广告服务奠定基础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