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博通与英伟达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领域并非零和博弈关系 而是采用截然不同但互补的战略定位[2] - 英伟达构建垂直整合的全栈计算和软件平台 专注于AI工厂的引擎角色[2][3] - 博通围绕连接性、定制芯片和高利润软件构建持久商业模式 提供AI系统所需的"粘合剂"[2][5] - 两家公司均能在AI技术周期中蓬勃发展 分别主导加速计算和连接领域[20][22] 英伟达平台战略 - 构建从GPU延伸到整个系统的全栈平台 竞争焦点从芯片转向系统级AI工厂[3] - Hopper和Blackwell GPU与NVLink/NVSwitch互连技术形成紧密耦合计算域 可扩展至72个GPU[3] - 采用InfiniBand专有网络技术和Spectrum-X以太网处理AI流量[3] - CUDA软件堆栈和数百个库构成深厚软件护城河 锁定成千上万开发者[4] - 提供DGX、NIMS推理微服务和Omniverse等系统服务 巩固平台供应商地位[4] - 每年推出新架构提升每瓦性能和集群利用率 形成循环货币化周期[4] 博通特许经营模式 - 专注于寻找拥有十年发展空间的市场 建立技术领先地位并严格运营[5] - 在连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Tomahawk和Jericho系列主导商用以太网交换市场[5] - 获得谷歌、Meta、字节跳动和OpenAI的定制芯片订单 交易规模达数十亿美元[5][6][11] - 最新与OpenAI达成价值100亿美元的定制芯片交易[6] - 坚持开放标准理念 认为以太网和PCIe将战胜专有方法[7] - VMware Cloud Foundation营业利润率超过70% 毛利率超过90%[7] 技术架构比较 - 英伟达NVLink提供机架内72个GPU的紧密耦合 带宽28.8 Tbps[6][12] - 博通Tomahawk 5以太网可扩展512个计算节点[6][12] - NVLink专注于纵向扩展(scale-up)最大化单机架性能[13][15] - 以太网专注于横向扩展(scale-out)跨机架集群连接[13][15] - 两种技术解决不同问题 运营商通常同时使用[13] 财务状况对比 - 英伟达年化营收约1870亿美元 同比增长56%[16] - 英伟达毛利率73% 营业利润率65% 经营现金流利润率33%[16] - 英伟达市值约4.1万亿美元 营收倍数22倍[16] - 博通年化营收约640亿美元 同比增长22%[18] - 博通毛利率67% 营业利润率37% 经营现金流利润率45%[18] - 博通市值约1.6万亿美元 营收倍数25倍[18] - 英伟达AI芯片营收增长来自Blackwell架构推理效率提升10倍[17] - 博通AI芯片营收运行率达到约160亿美元[19] 战略定位差异 - 英伟达定位为高增长平台公司 估值反映未来发展空间[16][19] - 博通定位为稳健复合型公司 估值源于稳定性、现金流和长期特许经营权[18][19] - 英伟达通过专有护城河(芯片、软件、系统、生态)驱动效率[20] - 博通通过开放生态系统和工程技术领导力构建护城河[20] - 两家公司都是人工智能运动的基石但价值捕获方式不同[19]
博通要把英伟达拉下马?
半导体行业观察·2025-09-09 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