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户储之王” 瑞浦兰钧,何以制霸全球|深度
24潮·2025-09-10 07:03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全球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进入深度洗牌与博弈周期 考验企业战略定力与综合竞争实力 [2] - 瑞浦兰钧是锂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是户储领域最强黑马 在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全球化发展和资本实力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 - 未来拥有技术突破与持续创新力、先进产能布局与高效执行力、全球化布局与发展、财务健康与雄厚资本实力的企业更具备穿越周期持续发展的基因 [2] 股东背景与管理团队 - 第一大股东为世界500强青山控股集团 持股约47.85% 依托其丰富矿产资源布局新能源领域 [3] - 董事长曹辉是锂电池领域资深专家 拥有20多年研发及产业化经验 曾牵头组建上海市早期GWh车用动力电池生产线 是超过870项专利的发明者 [3] 业务增长与财务表现 - 公司从0到营收突破100亿元仅用5年时间 与宁德时代增速相当 [4]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户储电芯出货排名第一 [4] - 2025年上半年销售32.4GWh锂电池产品 同比增长100.2% 其中储能电池出货18.87GWh(同比增长119.3%) 动力电池出货13.53GWh(同比增长78.5%)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4.91亿元 同比增长24.94% 净利润同比增长85.25% 远超行业平均增幅(营业收入增10.09% 净利润增37.93%) [4] -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资本支出合计172.32亿元 [4] 产能扩张与战略目标 - 电池总产能从2020年初2.3GWh增长至2024年底74GWh(设计产能) 5年间增长31.17倍 [5] - 战略规划2025年锂电池产能达到150GWh 2026年进一步提升至200GWh [5] - 目标2027年成为千亿级全球化企业 [5]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2年8月推出"问顶"电池技术 电芯层级能量密度提升15% 系统层级有效体积利用率提升26% 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体积能量密度达450Wh/L(超行业平均400Wh/L) 使磷酸铁锂车型续航达700km 三元锂电池续航突破1000km [6] - 2023年5月率先在国内发布问顶320Ah储能电芯 成为业内首家推出该规格企业 [7] - 2024年2月问顶320Ah电池量产下线 是行业内首批实现量产的300Ah+储能电芯 [7] - 规划开发500-600Ah+系列下一代储能电芯 并推出6MWh+储能产品(20英尺标准预制舱体积不变) 整舱电量突破6MWh [7] - 全平台导入BMS主动均衡 效率比常规被动均衡提高20倍 [7] - 2019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32.60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5.53% [8] 市场开拓与订单情况 - 在SNEC展上拿下超20GWh订单 客户包含思格新能源、菲利斯、晶科储能等 [8] - 2024年至2025年8月签订海外订单规模合计约15.50GWh 位列榜单第6位 [10] 全球化战略与布局 - 国际化成为战略支点 计划在欧洲、东南亚及南美洲建立生产工厂 接近当地自然资源及原材料并分散地缘政治风险 [9] - 2023年以来在欧洲、北美及东南亚设立子公司 构建全球化战略布局新支点 [9] - 印尼首个海外制造基地于2025年开启建设 第一期产能规划约8GWh [10] - 海外收入连续4年强劲增长 2024年达26.63亿元(同比增长153.41%) 较2020年增长1059.87倍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0年0.28%增长至2024年14.96% [11] 财务风险与运营挑战 - 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达73.46% 刷新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12] - 货币资金储备规模44.17亿元(同比下降48.89%) 剔除短期有息债务后"资金净值"为9.52亿元(同比下降82.04%) [12] - 研发投入出现负增长 2024年研发投入7.79亿元(同比下降21.39%)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同比下降12.32% [12] - 研发技术人员持续流失 2024年末1249名(同比下降34.88%) 2025年6月末降至1072人 [12] 行业风险与外部挑战 - 海外订单执行周期长达2-3年甚至更久 全球政策与市场博弈持续扰动储能产业 [13] - 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TOP3企业Powin破产(资产和债务规模均在1亿-5亿美元之间) 2024年与瑞浦兰钧签订12GWh储能订单 [13] - 未来更多储能项目可能被迫延期或终止 对产业全球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