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乳业格局与印度地位 - 印度已成为全球乳制品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美国对其乳制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乳制品行业是两国谈判的核心分歧之一[3] - 印度稳居全球最大产奶国超过30年,贡献全球牛奶产量的四分之一,去年产量突破2.4亿吨,是第二名美国的两倍以上[4] - 印度也是全球最大的牛奶消费国,人均牛奶消费量达每天约450毫升,传统饮食包含奶豆腐、酥油等多种乳制品,持续增长的人口和多样化需求推动产量提升[5] 印度乳业的历史演变 - 印度独立初期全国牛奶年产量仅约1700万吨,面临严重短缺[4] - 乳业发展初期,孟买的牛奶供应由波尔森公司垄断,从阿南德地区收购牛奶[4] - 印度乳业以水牛奶为主,近一半的牛奶来自水牛,因其更适应湿热环境且奶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更高,经济价值更强[5] - 水牛冬季产奶量是夏季的两倍,导致供应不稳定,专家开发了将水牛奶干燥成奶粉的技术以解决此矛盾[5] 合作社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 1946年,阿南德地区农民发起为期15天罢工,反抗波尔森公司的利益剥削,随后决定成立合作社,自主负责牛奶的采购、加工与销售[6] - 在机械工程师库里恩的协助下,合作社引进巴氏杀菌机等先进技术,组建专业兽医团队,产品品类从液态牛奶扩展至炼乳、黄油等[7] - 合作社模式形成层级结构:村级合作社由选举产生的委员会管理,联合组成区级联盟并拥有加工厂,建立了庞大的牛奶采购网络[7] - 合作社模式使许多无土地农民,尤其是女性,能够通过养一两头水牛获得收入,维持生计[7] 品牌化与全国性扩张 - 1957年,阿南德地区合作社注册统一品牌“阿穆尔”,将牛奶与营养、健康理念结合,创造新的消费需求[8] - 阿穆尔与邻近地区大型合作社合作,在统一品牌下生产分销产品,避免内部竞争并节省营销成本[8] - 1964年印度政府聘请库里恩全国推广合作社模式,他利用欧共体乳制品过剩的机遇,说服欧洲领导人将多余产品捐赠给印度,印度通过销售这些产品筹集资金投资新建合作社[9] - 到1996年,用26年时间在印度建立了170个乳制品加工中心和7万多个村级合作社,农民最终能拿到牛奶售价的8成左右,目前有8000万个家庭依靠乳制品维持生计[9] 当前产业面临的挑战 - 尽管合作社构成产业主干,但约6成印度牛奶被非正规部门收购,多数奶农倾向于直接向消费者出售散装新鲜牛奶[10] - 美国平均农场面积是印度的175倍,每个农场平均养殖牛约380头,而印度仅为4头左右,小农模式使得提升生产效率的技术难以普及[10] - 美国奶牛的平均产奶量约为印度的7倍,小农户难以应对饲料成本上涨等问题,印度在2022年曾爆发缺奶危机[10]
从奶荒到奶源大国,印度如何成为全球最大产奶国?|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2025-09-10 17: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