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产品与技术升级 - 开普勒机器人发布旗下人形机器人K2"大黄蜂"的「混合架构抗扰动」步态实录视频,实现全新动态升级 [2] - K2"大黄蜂"通过分层模型VLA+实现多模态语义理解及动作响应 [2] - 在WAIC2025大会上,K2"大黄蜂"完成"充电1小时,连干8小时"的长续航展示,并具备双臂30公斤高负载能力 [2] 硬件架构与性能 - K2"大黄蜂"采用混动架构路线,结合滚柱丝杠直线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以直线执行器为核心动力 [7] - 该混动架构方案目前仅有特斯拉Optimus和小鹏人形机器人采用 [8] - 行星滚柱丝杠的能量转化效率可达81.3%,支持长续航和高负载 [11] - K2"大黄蜂"具备强大的平衡能力与环境适应性,能跨越复杂地形并在外部干扰下保持稳健,实现类人直膝步态 [5][14] 软件与智能控制 - 公司在"大脑"端与国内多家推理逻辑类大模型合作,自研精准感知小模型,具备听觉、触觉、力觉、位置感知等多维感知能力 [15] - 通过仿真和真机数据持续动态学习训练,分层模型VLA+实现语义识别和快速动作响应 [18] - 双数据飞轮持续学习提升新任务学习效率和任务执行成功率 [18] 公司背景与商业化进展 -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于2023年8月注册成立,致力于打造"蓝领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制造、仓储物流等 [20] - 公司具备软硬件全栈自研能力,硬件自研率超过80% [20] - K2"大黄蜂"已正式开启量产预售,售价24.8万元起,共有三款型号可供预定 [26] - 公司目标今年量产数百台,明年目标千台级别,并在广东佛山建设年产能约500台的组装工厂 [28] - K2"大黄蜂"已在上汽通用汽车完成实景实训 [29] 融资与产业合作 - 公司累计完成五轮融资,引进七家A股上市公司股东,涵盖汽车及机器人产业链 [21] - 融资方包括伟创电气、柯力传感、兆丰股份、汉威科技、乔锋智能、福然德、涛涛车业等产业链公司 [21][22] - 公司融资策略注重产业赋能,优先选择能补足关键零部件短板的产业投资者 [24] - 公司与股东方成立合资公司,如苏州依智灵巧驱动科技和上海德普智擎机器人有限公司,深化产业链合作 [23] 行业定位与发展战略 - 公司定位不同于以运动能力为亮点的"硬件派"和以AI能力为亮点的"软件派",优先进行工业场景突破,向"软硬件并行"路线转变 [32] - 公司坚持"硬件先行"路线,与产业链头部上市公司深度绑定,共同研发核心部件,致力于打造人形机器人"硬件梦之队" [30] - 公司控制融资进程,不受资本裹挟,稳步推进商业化进程 [32]
半年四轮融资!中国版“Optimus”软硬件双进化,全方位对标特斯拉
Robot猎场备忘录·2025-09-11 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