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事关助贷新规,外资银行加速披露!
券商中国·2025-09-11 11:21

文章核心观点 - 外资银行正通过公布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 积极布局中国消费信贷市场 其战略布局与业务调整在助贷新规实施前夕清晰呈现 [1][2][3] - 外资银行的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 包括纯助贷、联合贷款及担保增信等 反映了其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制定的差异化策略 [5][6] - 助贷新规的穿透式监管要求推动了助贷平台向头部集中 外资银行因缺乏本土场景和数据积累 更倾向于与头部平台合作以快速切入市场 [8][9] 外资银行具体合作布局 - 韩亚银行(中国)与13家平台运营机构展开合作 包括海尔消费金融、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蚂蚁消费金融等 [3] - 东亚银行(中国)合作产品包括与蚂蚁智信合作的"蚂蚁信用贷"、与微众银行合作的"微粒贷联合贷" 以及与网商银行合作的"网商贷" [3] - 渣打银行(中国)与4家平台合作 产品分别为蚂蚁"信用贷"、京东"金条信用贷"、金城银行"金企贷"、微众银行"微业贷" [3] - 开泰银行(中国)披露了14家互联网贷款产品合作机构名单 涵盖持牌消金、民营银行、保险公司、网络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 [3] - 友利银行(中国)公布的唯一合作方为云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合作产品为京东金条 合作范围涵盖获客、营销、运营及催收业务 [4] - 富邦华一银行披露的合作机构数量最多且类型最多元 共涵盖52家各类机构 包括永丰银行、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民营银行 以及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等持牌消费金融机构 [4] 合作模式与行业趋势 - 合作模式多元化 例如东亚银行与蚂蚁合作的"蚂蚁信用贷"采用纯助贷模式 银行作为100%出资方 而与微众银行合作的"微粒贷联合贷"则为双方共同出资并自主风控的联合贷款模式 [6] - 头部效应明显 蚂蚁、度小满、微众银行等头部平台频繁出现在多家外资银行的合作名单中 因其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业务经验 [6] -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发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时更加依赖于合作伙伴 以弥补其在场景和用户基础上的短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