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大众汽车正面临电动化转型困境 其美国市场电动车销量因补贴退坡而大幅下滑 同时公司整体利润出现显著下降 软件短板成为电动化转型的关键障碍 而中国市场虽面临挑战但仍被公司视为未来增长的关键 公司正通过双轨战略和与中国科技公司合作应对挑战[5][6][7][9][11][15][17][18][21][23][24] 美国市场困境与ID.4销量下滑 - ID.4在美国2023年销量达3.8万辆 但2024年销量断崖式下跌至1.7万辆 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跌19% 第二季度暴跌65% 单季销量不足2000辆[6] - 销量下滑主要因2025年1月失去7500美元税收抵免资格 且所有新能源车补贴将于2025年9月30日彻底终结[7] - 大众采取降价策略 将ID.4月租压至129美元 成为全美租赁成本最低的电动车 但仍难挽销量颓势[7] - 大众查塔努加工厂减少ID.4生产班次组装数量 160名员工从10月底开始休假[2] 财务表现与利润下滑 - 2025年上半年大众集团销售收入1584亿欧元微降0.3% 但营业利润狂泻32.8%至67亿欧元 税后利润蒸发38%至44.77亿欧元[11] - 利润下滑原因包括美国上调进口关税导致13亿欧元损失 以及奥迪、大众乘用车和软件部门Cariad重组拨备7亿欧元[11] - 尽管电动车全球交付46.55万辆暴涨46.7% 占总销量10.6% 但保时捷半年销量跌6.1% 奥迪缩水5.9% 宾利跌11%[11] 软件短板与电动化挑战 - 软件问题是大众电动化的核心短板 尽管ID系列在机械素质和驾驶质感上获得认可 但软件系统问题影响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15][17] - 2019年ID.3因大量软件问题无法及时交付 上市后仍有车主投诉系统卡顿、无法联网、频繁弹出故障码等问题[17] - 2024年5月大众在美国召回近8万辆ID.4 原因是软件漏洞可能导致显示屏黑屏 致使车速表信息丢失或后视摄像头图像无法显示[17] - 大众积极应对 与中国科技公司地平线、中科创达等合作 并加大在华研发投入[17] 中国市场表现与战略调整 - 2025年上半年大众中国交付131万辆同比微降2.3% 亚太区整体销量146.68万辆仍显疲态[21] - 大众在中国2024年销量为274万辆同比下滑10% 在华利润份额下降至17亿欧元[21] - 大众采取双轨战略 一面坚守燃油车阵地承诺2030年前推出17款燃油新车 一面新增投资全押智能新能源 牵手小鹏基于其领先的电动平台和智能驾驶技术共同开发新车[23] - 中国新车开发周期大幅缩短至24-30个月 甚至推动欧洲研发周期提速至30-36个月[23] - 大众预测2030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将达74% 2026-2027年约30款电动新军将密集出击[21] 历史背景与行业对比 - 大众汽车1937年提出"人民的汽车"概念 甲壳虫最终以超过2150万辆的总产量成为传奇 1974年高尔夫横空出世重新定义国民车[10][11][12] - 2017年大众推出"Roadmap E"电动化计划 2019年ID.3亮相MEB平台[12] - 2024年大众咖喱香肠年销售850万根 与大众汽车全球年销售约900万辆在数字上接近[8] - 行业预计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在补贴结束后可能立即降至4%以下 并可能在2026年初稳定在约4%[8] - 2025年8月中国新能源渗透率飙升至55.3% 新能源乘用车已连续6个月渗透率超过50%[24]
中年男人最爱的“国民神车”,也卖不动了?
商业洞察·2025-09-11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