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疫苗上市公司整体疫苗收入同比下降60% 净利润同比下降113% [4] - 17家疫苗上市公司中仅6家实现盈利 利润最高的成大生物仅1.22亿元 [4] - 市值前五企业仅康希诺实现净利润增长94% 主因推出中国唯一四价流脑结合疫苗 [4] 头部企业财务数据 - 万泰生物营收8.44亿元(-38%) 净利润-1.44亿元(-155%) 出现上市后首次半年度亏损 [4][9] - 智飞生物营收49.19亿元(-73%) 净利润-5.97亿元(-127%) 同比由盈转亏 [4][12] - 沃森生物营收11.54亿元(-19%) 净利润0.43亿元(-75%) [4][9] - 康泰生物营收13.92亿元(+16%) 净利润0.38亿元(-77%) [5] 价格战表现 - 流感疫苗采购价创新低:上海生物三价流感疫苗中标价5.5元/支 华兰疫苗三价流感疫苗10元/支 [7] - 四价流感疫苗从128元/支降至88元/支 [7] - 二价HPV疫苗价格战激烈:沃森生物报出27.5元/支中标价 较2022年246元/支下降近90% [8] - 九价HPV疫苗价格下调:万泰生物定价499元/针 智飞生物通过"打一送一"将单针价格从1300元降至900元 [8] - 带状疱疹疫苗开展"打一赠一"活动 价格从3260元/两剂降至1652元 [9] 疫苗犹豫现象 - 智飞生物半年报8次提及"疫苗犹豫"问题 [13] - 二类疫苗接种意愿下降 尤其影响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和流感疫苗 [15] - 2020-2023年中国年均流感疫苗接种率低于4% 儿童接种率12% 老年人群不足5% 远低于发达国家50%水平 [15] - 新冠疫苗接种效果未达预期、技术路线争议和不实信息传播共同导致疫苗犹豫 [15] 成人疫苗推广困境 - 成人疫苗接种率普遍偏低 疫苗处方试点效果欠佳 [16] - 基层医务人员缺乏疫苗思维 缺乏绩效激励机制 [16] - 民众缺乏避险意识 更倾向于"亡羊补牢"而非"防患未然" [16] 行业竞争格局 - 疫苗重点品类同质化加剧 多个细分领域竞争激烈 [18] - 临床及注册阶段产品数量持续增长 供给端持续扩张 [18] - 行业出现扎堆竞争现象 同类产品供应商过多导致价格战 [19] 行业前景判断 - 行业处于"深寒时刻" 寒冬期预计持续5-10年 [19] - 需要经历企业并购和技术转移 淘汰部分企业 [19] - 需等待疫苗行业认知提升和体系完善 特别是成人疫苗体系建设完成后市场才能扩大 [19]
疫苗降到蜜雪冰城价 企业集体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