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与上市进展 - 麦科田于2025年9月11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 [2] - 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全球化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生命支持、微创介入、体外诊断三大业务板块 [4] - 获得高瓴资本、深创投等知名机构持续投资支持 [4][5] 融资历程与估值变化 - 自2016年起保持一年一轮融资节奏,2021年股份认购价为每股人民币16元,2023年股份认购价为每股人民币16.5元,2024年股份转让价降至每股人民币12元 [6] - 历次融资估值持续上升:2016年每注册资本认购价人民币1.45元,2017年升至2.18元,2019年达3.27元,2020年股权转让价达4.55元 [6] 业务布局与产品矩阵 - 形成生命支持、微创介入、体外诊断三大协同业务板块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商业化超过50种生命支持产品、80种微创介入产品和210种体外诊断产品 [8] - 生命支持产品包括远程输注控制系统、多通道输注工作站等,2018-2024年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输注工作站市场第一 [11] - 微创介入产品覆盖可重复使用与一次性内窥镜系统,2022-2024年在中国消化系统微创耗材市场排名第二 [11] - 体外诊断板块推出全球首款全自动血栓弹力图分析仪,连续多年中国市场销量第一 [11] 财务表现 - 营收保持稳健增长:2022年9.17亿元,2023年13.13亿元,2024年13.99亿元,2025年上半年7.87亿元(同比增长15.4%) [10][12]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43.7%,2023年49.6%,2024年49.7%,2025年上半年达52.9% [12] - 净亏损逐步收窄:2022年亏损2.26亿元,2023年亏损6450.8万元,2024年亏损9661.7万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4096.8万元 [12] - 超80%收入来自生命支持与微创介入业务,体外诊断业务成长性较高 [13] 全球布局与研发体系 - 业务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中国6000余家医院(三甲医院覆盖率90%) [14] - 在英国、荷兰、比利时等战略市场设有代表处 [14] - 在中国和英国设有5个研发中心、6个生产中心 [15] - 累计申请专利超1100项,产品通过CE、FDA等国际认证 [15] - 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智能化输注设备等新兴技术领域布局研发 [15] 行业竞争与挑战 - 面临监管合规、质量控制、竞争压力等挑战 [16] - 2025年因输液泵技术标准问题被罚款2万元(已整改) [16] - 所处细分赛道(输注泵、IVD检测等)呈现高竞争、高集中度特征,需应对迈瑞、联影等头部企业的竞争 [16] - 需在产品代差、系统集成度、品牌临床影响力方面构建竞争壁垒 [16]
冲刺IPO!医疗圈又来一匹黑马
思宇MedTech·2025-09-12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