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互联网通信云市场规模为68亿美元 同比增速放缓 主要受AI场景化落地观望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 [1][7] - AI在云通信市场渗透率仅约15% 未来2-3年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AI陪伴、AI助理、AI语言陪练和AI客服等新场景拓展 [7] - 未来3-5年市场有望回暖 受AI在智能硬件场景落地及新应用场景拓展推动 [7] 技术焦点与需求趋势 - 开发者需求向安全、智能和开放三个方向集中:安全合规成为出海刚需 智能方面通信云向AI交互中枢进化 开放方面跨平台开发兼容与AI能力整合成为竞争力关键 [2] - 全球区域需求分化 但安全、智能、开放是共同需求交集 欧美市场重视数据隐私与合规性 新兴市场关注本土化适配与场景创新 [13] - GenAI推动文本、语音、视频融合交互 驱动通信云厂商优化传输效果以适应穿戴硬件、情感陪伴等新场景 [3] 安全与合规 - 全球超82%国家和地区已建立或正在建立数据隐私法规 合规成为全球化准入基石 [16] - 欧美通过立法强化数据本地化 东南亚强调基建与本地化 中东倾向于数据加密与高性能服务 拉美与非洲逐步跟进偏好性价比方案 [16] - 地缘政治紧张推动各国对自主可控通信平台需求提升 政企办公场景需全流程闭环可控以满足国家安全需求 [18] - 运用QKD、MAF和BC技术提升数据传输链路安全性是未来趋势 构建防破解、可追溯、主权明晰的安全生态 [21] AI与通信云融合 - AI与通信双向赋能 互联网通信云由基础通信管道升级为沉浸式AI交互落地的关键基础设施 [4] - 通信云厂商聚焦核心通信能力建设 开放接入第三方AI模型 满足客户对GenAI能力需求 [25] - AI应用向多模态、云端协同发展 通过与业务数据融合挖掘场景价值 未来将进入更广泛应用场景 [39] - 短期优先锚定低准确性、低实时性价值场景 长期将深入游戏、教育、办公、金融等具体应用场景打造高沉浸式AI应用 [27] 开发者生态与开放平台 - 互联网通信云平台开放性体现在产品开放和生态开放两个维度 产品开放通过API接口实现功能定制和能力扩展 生态开放通过开发者社区实现技术支持与创业孵化 [30] - 企业全球化业务推动跨平台兼容性成为开发者选型重要考量因素 未来通信云平台将更加注重跨平台开发支持 [30] - AIGC发展带来更多自定义开发需求 如底层模型选择、参数调配、多模型兼容、数据接入等 对通信云厂商封装AI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30] 竞争格局与厂商策略 - 通信云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IM PaaS市场TOP3占比约90% RTC PaaS市场TOP3占比近70% [35] - 融云在2024年月独立设备数排名前1000的APP中市场份额约56% 处于领先位置 [35] - 厂商竞争焦点从基础通信能力转向差异化服务效能 头部企业通过封装全栈大模型能力优化场景交互体验 [35] - 厂商业务布局朝技术融合与生态扩张方向发展 技术层面加强AI与安全技术融合 生态层面加强属地化合作强化出海能力 [32] 未来发展趋势 - 多模态大模型与穿戴式硬件融合将成为未来3-5年潜力场景 通信云需构建适配新型交互范式的基础设施 [42] - 通信云从技术支撑层向商业基座升级 成为连接用户、设备与服务的神经中枢 [42] - 数据价值应用成为企业后期关注议题 大模型发展带动数据在个人、企业与行业场景中发挥更大效能 [3][42] - 厂商将朝着多模态大模型×场景化服务构筑竞争力壁垒 重塑人机交互范式 [3]
2025年AI驱动下通信云行业的全球化变革
艾瑞咨询·2025-09-13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