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总体目标与方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 方案核心是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过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及深化国际合作来推动行业稳增长 [1] 2025-2026年具体增长目标 - 2025年目标实现全年汽车销量约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 [3]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 [3] - 2025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目标同比增长6%左右,2026年目标为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3] 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拓展措施 - 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目标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 [3] - 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以提升乡村用车电动化水平 [3] - 推动中远途、中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规模化应用,并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 [3] - 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并落实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 [3] 促进汽车消费与后市场发展 - 支持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促进汽车梯次消费和更新消费 [4] - 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后市场消费 [4] - 鼓励汽车限购地区优化限购政策,逐步实现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4] - 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加强信息共享以促进二手车高效流通 [4] 智能网联技术应用与产业化 - 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 [4] - 鼓励汽车前装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4] -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4] - 支持行业企业以数据为纽带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加快多元化价值链培育 [4] 规范产业竞争秩序与行业管理 - 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 [6] - 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规范数据信息发布,依法打击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行为 [6] - 推进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改革,修订准入审查技术要求 [7] - 研究推动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 [7] 报废回收与可持续发展 - 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 [7] - 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关键矿产资源循环利用 [7] - 推动形成“精细化拆解+回用件高效流通”的发展模式,提升可再生资源应用比例 [7]
信息量巨大!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1550万辆,L3级别车型生产准入,制定账款支付规范
证券时报·2025-09-13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