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修订《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为《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新规自2025年9月12日起实施 旨在完善分类监管体系 优化评价指标 减轻行业负担 推动期货公司合规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 [1][2][3] 修订背景与原则 - 分类评价制度自2009年实施以来历经三次修订 本次修订基于市场形势和行业变化 遵循目标导向、协调统一和简化流程三大原则 [3] - 名称从"分类监管"调整为"分类评价" 体现监管思路从强调约束转向科学评价和正向引导 [3] 修订主要内容 - 完善扣分标准:明确以生效监管措施为扣分依据 按措施类型分档扣分 消除重复扣分 并将股东实控人违规行为纳入公司评价 [4] - 优化加分标准:增加"产业客户日均持仓"指标 调整"机构客户日均持仓"指标 突出对产业和机构客户的支持 [4] - 重塑市场竞争力加分体系:调整为三大类9项指标 包括拆分经纪业务和期货交易咨询业务净收入 增加期货做市、衍生品交易业务指标 调整资管产品评价至日均持仓保证金 将年末剩余净资本改为月均净资本 [5] - 删除部分指标:取消"成本管理能力"和"净资产收益率"两项指标 移除客户权益排名限制条件以适配业务范围扩大 [6] - 调整专项评价:将"保险+期货"移至服务国家战略专项 将交易者教育并入党建与文化建设专项 [6] - 调整特殊情形激励:对配合风险处置、持续合规无扣分及公司合并等情形给予加分 [6] 行业影响与意义 - 修订后减轻企业数据填报和合规压力 使公司更专注于服务实体经济和业务创新 [7] - 分类评价制度成为行业优胜劣汰和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有助于形成良性行业生态 [7] - 新规释放引导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信号 未来期货公司将在服务国家战略、产业升级和风险管理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7]
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迎“新规”,影响多大?最新解读来了
券商中国·2025-09-13 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