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核心与市场影响 - 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将于9月15日正式施行,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从“野蛮生长”迈入依法规范成长的新阶段 [1][2] - 条例共7章50条,主要规定了总体要求、规范出租承租活动、规范住房租赁企业行为、规范经纪机构行为、强化监督管理和严格责任追究 [1] 承租人权益保护 - 条例将承租人利益摆在显著位置,旨在保护租赁关系中最弱势、信息不对称最可能受损的一方 [3][4][5] - 规定住房租赁合同应明确约定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 [5] - 出租人解除合同应通知承租人并留出合理腾退时间,不得采取暴力、威胁等非法方式迫使承租人解约或腾退 [5] 出租住房标准与合同管理 - 用于出租的住房应符合建筑、消防等规定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与健康 [6] - 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6] - 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政府规定标准 [6] - 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出租人和承租人应使用实名签订合同,且合同应向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 [5] 住房租赁企业行为规范 - 条例明确住房租赁企业是指以自有住房或依法取得经营管理权的他人住房开展租赁经营业务的企业 [8] - 规定住房租赁企业应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自有资金、从业人员和管理能力,并向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报送开业信息 [13] - 要求企业发布真实、准确、完整的房源信息,不得发布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或隐瞒重要信息 [13] - 企业应建立住房租赁档案,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买卖或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13] - 从事转租经营的企业需按规定设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并通过该账户办理资金收付业务 [13] - 自然人转租他人住房开展经营业务,若经营规模达到规定标准,也适用条例中关于住房租赁企业的规定 [9]
重要新规,明起施行!
证券时报·2025-09-14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