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社发文: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财联社·2025-09-14 09:49

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关注焦点在于知情权和餐饮质量提升诉求 而非完全否定预制菜本身[1] - 行业争议源于部分企业食品安全问题、概念标准不清晰以及商家隐瞒使用预制菜侵害消费者权益[5][6] - 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良性发展需通过标准化、透明化和创新化满足多元需求[8][9] 预制菜定义与优势 - 预制菜定义为以农产品为原料 经工业化预加工且不添加防腐剂 需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2] - 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产物 其"预制"处理方式在餐饮行业有悠久历史 如腌制和卤制[2] - 使用预制菜可显著提高餐饮企业运行效率 在快餐等场景能几分钟内复现口味 满足高性价比需求[2] - 大型连锁餐饮使用预制菜符合商场安全规定 并能节省成本、增强风味、加快上菜速度提高翻台率[4] 预制菜安全与营养 - 只要生产、运输、保存、烹饪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预制菜能够满足人体对热量和营养的需求[3] - 新鲜食材的营养物质保留更完整 但预制菜在规范条件下并非不安全和缺乏营养[3] 行业争议原因 - 部分小规模餐饮企业食品安全难以保障 卫生环境不佳造成预制菜等同于劣质菜的负面印象[5] - 行业长期缺乏明晰的概念界定和统一标准 导致消费者对预制菜心里没底[6] - 部分商家以现做现炒为幌子实际使用预制菜 却按现做价格收费 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6] 行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 多地采取举措推动预制菜高质量发展 如湖南构建冷链物流体系和培育产业品牌 山东利用农产品资源优势打造产业集群[8] - 行业未来需加快出台国家标准 为预制菜生产、运输、处理全流程提供依据[9] - 应推进餐饮环节预制菜明示制度 鼓励企业在用餐区域显眼处标注使用情况 或通过网站App提供查询渠道保障知情权[9] - 需为消费者提供畅通申诉渠道 鼓励对欺诈行为维权 并依法对侵权企业进行调整和处罚[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