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事关预制菜,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集体发文
财联社·2025-09-14 19:59

预制菜行业核心观点 - 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需平衡高效便捷与食品安全、消费者知情权的关系 [2][3][4] - 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建立消费者信任纽带,而非技术层面,保障知情选择是赢取公众信赖的关键 [2][7] - 官方媒体及监管文件旨在引导理性讨论,推动行业通过标准化、透明化、创新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2][8][12] 预制菜定义与范畴 - 预制菜官方定义为: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4][12] - 明确不属于预制菜的食品包括:简单加工的净菜、速冻面米等主食类产品、中央厨房直供自有门店的菜肴 [13] - “预制”处理方式在餐饮业历史悠久,现代包装工艺使其成为食品工业重要组成部分 [4] 预制菜的优势与价值 - 显著提高餐饮企业运行效率,在快餐等场景能几分钟内复现口味,满足高性价比消费需求 [5] - 大型连锁餐饮采用预制菜主要出于商场安全规定限制以及节省成本、加快上菜速度、提高翻台率的经营考虑 [6] - 只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预制菜能够满足人体对热量和营养的需求 [5] 行业争议与消费者关切 - 争议源于部分小规模餐饮企业卫生环境不佳,透支公众信任,造成“预制菜”即“劣质菜”的负面印象 [7] - 长期缺乏明晰概念界定和统一行业标准,导致消费者心里没底 [7] - 最令消费者反感的是商家隐瞒使用预制菜却按现做价格收费,构成欺诈行为 [7] 监管与行业发展趋势 - 监管要求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生产许可管理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14] -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制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7][15] - 多地政府推出举措助力产业发展,如湖南构建冷链物流体系,山东利用资源优势打造产业高地 [8] - 行业未来之路在于标准化(加快出台国家标准)、透明化(推进告知制度)、创新化(技术突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