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涉财务造假遭重罚
文章核心观点 - 证监会于9月12日对多家上市公司开出罚单 涉及财务造假及信披违规 处罚金额巨大且追责严厉 [3] - 监管机构对财务造假采取"零容忍"态度 强化全链条追责 包括经济处罚、市场禁入及刑事追责 [3][8][9] - 多家公司因财务造假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部分已退市公司仍被追责 [3][6][9] 涉嫌财务造假公司及处罚详情 - *ST东通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 被罚款2.29亿元 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 实际控制人遭10年市场禁入 [6] - 亿利洁能(利能5)2016至2023年期间财务造假 被罚2.1亿元 29名责任人员合计被罚约1.65亿元 涉嫌欺诈发行 [6] - *ST高鸿因重大财务造假被罚1.6亿元 东旭集团及相关责任人员合计被罚17亿元 [7] - *ST广道实控人因财务造假被罚1500万元并终身市场禁入 ST聆达高管因隐瞒担保及资金占用被罚金额为公司两倍 [8][9] 监管执法趋势与影响 - 2023年以来十余家公司因财务造假被罚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包括ST普利、*ST东方等 [9] - 退市公司如退市龙宇、华铁股份、泰禾集团仍被追责 体现"退市不免责"原则 [9] - 全链条追责覆盖超70名责任人员 包括实控人、董事长、财务总监等 旨在提高违法成本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