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逻辑的市场地位 - 出海逻辑是支撑人工智能、创新药、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等热门主题轮番走强行情背后的核心推手和隐形主线[2] - 出海标的已从前期线索蜕变为市场重要隐形主线,既能释放高速增长业绩,又催生大量投资机会[2] - 对部分基金经理而言,出海逻辑已不再是科技成长逻辑的补充选项,成为配置组合中的核心脉络[4] 市场表现与翻倍股 - 今年共有420多只翻倍股,其中超110只个股的境外收入占比超30%[5][6] - 基金重仓的茂莱光学、新易盛、菲利华、芯原股份等公司境外收入占比均不低[6] - 匠心家居、涛涛车业、香农芯创等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甚至超过90%[7] - 深度绑定英伟达供应链的新易盛、天孚通信、中际旭创等公司境外营收占比均在70%以上,今年股价均实现翻倍,其中新易盛境外收入占比从78.7%提升至94.47%,股价增长3.35倍[7] - 华泰柏瑞质量成长混合基金今年取得107.05%的翻倍业绩,其十大重仓股如胜宏科技、新易盛等均有境外业务收入,部分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超90%[7] 投资逻辑共识形成 - 2025年基金半年报显示,有超千只基金的半年报提及出海投资逻辑[10] - 市场共识认为,在政策宽松经济较弱背景下,与国内经济关联度低、自身景气度明确的出海资产是更优选择[11] - 出海企业从纯粹制造企业,向上延伸到研发强势公司,向下延伸到运营、渠道、品牌有优势的公司[11] 主要出海领域与趋势 - 高端制造、信息科技、大消费、医药等方向境外收入增长显著[12] - 人工智能算力板块受益于海外AI基建,是国内相关公司的首选配置领域[12] - 品牌出海成为消费股投资主线,如泡泡玛特境外收入占比从29.65%提升至40%[12] - 科技出海正从劳动力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过渡,中国科技企业全球份额和竞争力不断提升[12] 中长期增长前景 - 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出海仍是国内企业重要的中长期增长来源[14] - 看好中国优势制造产业从产品出海向产能出海、品牌出海升级,迎接全球广阔市场机会[14] - 借鉴日本经验,经济下行内需平淡背景下,出海是长期持续的投资方向,重点关注没有贸易限制且中国具竞争优势的环节如摩托车、家电、饲料等[14] - 后续投资将结合估值、质地等因素仔细甄别,重点关注出海主线,寻找能够出海具备产业竞争力的产业如创新药、IP衍生品出海、人工智能海外算力等[14][15]
隐形主线“翻倍股”涌现!基金经理重金押注
券商中国·2025-09-15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