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的招真的用完了?
阿里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外卖业务切入 实现电商、会员及外卖服务的全面打通 目标构建全域大消费平台[3][4] - 战术上选择在竞争对手消耗资源后介入 集中资源提升对抗强度 迫使对手被动应战[3] - 核心战略是重塑用户消费习惯 使"打开淘宝"成为用户购买万物时的第一条件反射[3] 业务协同效应 - 外卖数据(品类、频次、金额)与电商数据融合 使平台推荐精准度大幅提升[6] - 实现高频(外卖)带动低频(电商)、远场(电商)近场(闪购)联动、线上线下引流的协同模式[7] - 迪卡侬618期间通过线上订单门店配送实现日均订单翻两倍[7] - 赵一鸣零食入驻闪购两月后 平台引导GMV突破千万 环比增长240%[8] 技术驱动效率 - 阿里妈妈万相台AI无界平台通过AI解析产品卖点及消费场景 实现精准人群触达[17][20] - AI投放使某空调品牌广告转化率提升80% ROI增长32% 其中60%为新客[20] - 母婴品牌dave bella在AI关键词推广下实现投放成交翻倍 新客占比60%[24] - AI助手"小万"实现全天候自动巡检与实时调优 大幅降低人力投入[24][25] 运营节奏变革 - 平台将年度大促拆分为月度超级88大促 形成24个小双11循环 加速消费频次[14] - 要求商家适应"快种快收"模式 快速响应需求变化并利用数据时效性[13][14] - 基础设施(饿了么运力/商家资源)及AI能力已为高频业务打下基础[16][17] 生态合作拓展 - 淘宝天猫与小红书推出"红猫计划" 实现内容种草到即时购物的流量转化[11] - 平台流量池通过跨平台合作持续扩大且效率提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