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波动到底是风险还是收益?一文说清各种应对波动的策略
雪球·2025-09-15 15:49

文章核心观点 - 波动在投资中具有多重意义,既是风险的表现形式,也是收益的来源,不同投资策略对波动的态度决定了其风险收益特征 [6][34][35] - 波动不是异常现象,而是金融世界的本质,它迫使投资者区分可控与不可控因素,并基于此设计投资策略 [38][39] 学术视角:波动=风险 - 传统金融理论将风险定义为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其量化形式是价格波动率,夏普比率使用历史收益波动率的标准差来衡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 [8][10] - 高波动资产需提供更高风险溢价,例如红利股的股息率高于债券收益率,以补偿波动带来的风险 [11] - 高波动基金容易导致投资者行为偏差,如高点申购低点赎回,实际投资者平均收益率可能低于基金本身年化收益率 [12] 实战视角:波动≠风险 - 巴菲特等价值投资者认为波动不等于风险,真正的风险是资本的永久性损失,波动只是中性现象 [15][16][18] - 早期巴菲特利用股价向下波动的机会进行“捡烟蒂”投资,强调安全边际以抵御市场波动 [18][20] 交易视角:波动=收益 - 波动可作为可交易商品,例如期权定价与隐含波动率直接相关,历史波动率高的资产期权价格更贵 [26][27] - 不同投资策略利用波动获利:定投策略依赖微笑曲线,网格策略赚取均值回归收益,趋势交易依赖波动率放大 [31][32] - 风险厌恶者回避波动,风险偏好者拥抱波动,波动收益实质是风险定价偏差带来的利润转移 [23][24] 波动是金融世界的本质 - 波动触发投资者行为偏差,使风险变为现实,同时为交易对手创造盈利机会 [34][39] - 投资者需区分可判断与不可判断因素:机构投资者控制波动,价值投资者关注企业价值,趋势交易者判断波动方向 [35][37] - 量化策略利用人类行为偏差自动执行交易,波动率变化规律成为策略设计基础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