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维修围墙该拆了
经济观察报·2025-09-15 20:10

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垄断问题 - 五家中国新能源车企因未向独立维修商公开技术信息被澳洲监管机构罚款1000万澳元(约4700万元人民币)[2] - 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业务存在垄断争议 车主仅能在车企授权渠道维修并面临高价和长时间等待[2] - 独立维修企业难以参与因缺乏检测设备和人才缺口 售后市场资源无法匹配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 维修安全与法律争议 - 新能源汽车维修被车企强调存在高安全门槛 电池安全是核心关注点[3][4] - 上海两名维修工因修理电池管理系统被判"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法院判决依据为保障电池安全[3][4] -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允许独立维修店维修而未引发安全追责 引发对垄断实质的质疑[4] 行业模式与利益驱动 - 新能源汽车采用"垂直整合"模式 从售前到售后形成闭环直营体系 维修保养业务集中至车企[5] - 车企控盘售后业务存在利润驱动 当前卖车不赚钱而售后成为高利润板块[5] - 垄断行为违反《反垄断法》和《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 相关规定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封锁维修市场[4] 售后市场乱象与行业影响 - 维修保养昂贵且无法自由选择 保险费用持续上涨 二手车价格体系崩溃 电池回收有待规范[5] - 垄断维修业务可能导致数千万汽修店没落 忽视售后市场建设将阻碍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5] 解决方案与行业呼吁 - 需从法律法规层面规范维修市场 要求车企向第三方开放维修数据和接口[6] - 监管部门、车企和行业机构需共同推动开放竞争环境 拆除维修垄断围墙已十分紧迫[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