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售比合理性分析 - 当前10年国债收益率约为1.8%,部分观点认为当前租售比合理,因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高资产人群决定房价,低资产人群决定租金[1] - 租房市场定价效率更高,房东空置成本高(空置一月损失年收益8%),促使其快速成交,而卖房市场因交易频率低,房东更不愿降价,导致挂牌价普遍偏高[2] - 租金反算的房屋售价可能更接近真实成交价,当前挂牌售价需割肉止损才能成交[2] 租金决定因素 - 租金上限由租房人群承受力决定,通常不超过月收入的50%,北京月平均工资的50%即租金天花板,超过则需折价[1] - 面积越大、总价越高的房产,租金收益折价越大[1] - 租金相对房价更坚挺,近期房价下跌幅度大于租金下跌幅度[1] 投资视角的租售比 - 部分投资者认为租售比不合理,因房产维护成本高(需投入时间精力或委托代理成本)[4] - 租金收入存在折损,长期应按一年11个月计算实际收入[5] - 房产价值具巨大不稳定性,在波动资产上构建1.6%的低收益不符合投资理念[6] 市场供需与价格趋势 - 房价泡沫本质是对未来收入预期的泡沫,非单纯租售比问题[13] - 北京新房供应量低(高年份不足5万套),远低于武汉(近30万套),人口2400万vs武汉1300万,供应不足支撑高房价[12] - 上海部分老破小租售比已达2%-3%,下跌空间有限,而高端房产不追求租售比,侧重资产配置功能[13] 租金市场现状 - 国际一线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年租金回报率通常为4%-6%,对比当前市场显偏低[9] - 部分地区租金下跌明显(如近三年跌30%),因外出打拼年轻人减少,租房需求萎缩[11] - 上海房价快速下跌,部分小区1人买房有3-5套待选,价低者成交,成交价冲击片区同类型房价[12] 替代性居住选择 - 月租2.3万元的房产面临五星级酒店套房竞争,后者提供清洁、早餐、健身房等增值服务,冲击高端租赁市场[7]
北京房子租售比1.6%合理吗?
集思录·2025-09-15 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