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报 | 从“杠铃策略”,到“反杠铃策略”
中泰证券资管·2025-09-16 19:33
先来做个简单的溯源。杠铃策略的理论基石是反脆弱理论,塔勒布提出在杠铃的一端追求确定性,重仓低 风险但收益也不太高的资产,另一端追求弹性,配置一部分风险较高但回报潜力也较高的资产。这样一 来,选错了亏损不会太大,选对了则会有增厚回报的效果。 有没有发现,三季度以来,讨论杠铃策略的研报少了,与此同时,"反杠铃策略"逐渐崭露头角。 但过去一段时间内被热议的A股市场的杠铃策略,其实指的是一头配高股息资产,一头配小微盘资产 (对,就是这么有针对性),这类组合在过去的两三年间持续跑出了超额收益。 所以,标题中所说的"从杠铃策略到反杠铃策略",不是小编要和塔勒布抬杠,而是想说,当前的A股市 场,高股息和小微盘以外的资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反杠铃策略",怎么个"反"法? 今年7月,国投证券的策略报告中提到"反杠铃超额",说的是在低通胀局面未彻底终结之前,并非在当前 强调以银行-微盘为"杠铃策略"失效,准确地说是绝对收益空间尚存,但 超额表现会受到来自以创业板指 为代表的低估值大盘成长+科技科创的挑战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目前银行-微盘杠铃-中间资产(创业板 指、沪深300)收益分化达到历史极值;二是量化新规将对微盘股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