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资平台隐债清零进展 - 多地加速推进融资平台隐债清零工作 杭州市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融资平台清零目标[3] 浙江金华市确保非棚改隐债和融资平台双清零[4] - 全国已有82个区县完成全域隐性债务清零[4] 新疆分类推进14家未退出平台清退工作并督促262家已退出平台加快剥离政府融资功能[7] - 福建龙岩市武平县提前4年实现政府隐性债务清零 4家融资平台债务同步化解完毕[6] 四川甘孜州新龙县2024年化解隐性债务342.4万元完成清零[6] 辽宁营口市辽河经开区实现隐性债务清零并偿还全口径债务利息1431万元[6] 融资平台退出与转型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超60%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意味着60%以上平台隐性债务已清零[9] 融资平台退出需满足隐性债务清零 剥离政府融资职能 完成市场化转型及取得三分之二金融债权人同意等条件[9] - 江西省上半年205家融资平台退出 完成年度任务62.7% 累计化债进度超80%[11] 海南省力争2025年实现融资平台全部退出[11] 山西省要求未完成转型及隐债化解的平台不得作为专项债券项目单位[12] - 城投平台现金流和自身造血实力显著增强 信用水平与偿债能力大幅提升[12] 农业银行表示融资平台客户数量和债务规模实现双下降[13] 政策支持与长效机制建设 - 国务院2024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报告强调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长效机制 指导各地有序化解平台存量债务并加快推动改革转型[5] - 财政部要求地方政府2028年底前完成隐债清零[6] 央行等四部门要求各地融资平台2027年6月底前完成退出[9] - 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支持协助地方平台降成本化风险[12] 化债政策使地方政府腾挪更多资金资源用于经济发展 并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信贷投放能力[12] 地方化债成效与未来展望 - 浙江舟山市通过一债一策化解方案提前一年半实现隐债清零[7] 辽宁省加大融资平台数量压降力度并确保化债力度只增不减[7] - 化债组合拳有助于地方政府减轻负担 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助力[13] 化债后地方政府工作重心将转向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经济 助力十五五规划顺利进行[13]
多地提前实现隐债清零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6 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