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最新情况
数说新能源·2025-09-17 12:14

半固态与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 半固态电池已开始逐步量产,应用于新能源车、消费类电池及低空飞行等领域 [1] - 全固态电池仍处于发展阶段,头部企业正建设百兆瓦时生产线,目前以氧化物路线为主 [1]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尚未实现装机,仅有小容量实验产品 [1] 半固态电池安全性与市场定位 - 半固态电池并非绝对安全,仍含液态电解质,存在失控风险,但失控几率小于液态电池 [2] - 半固态电池可能是过渡产品,在全固态电池成熟前承担市场角色,但大规模替代现有电池的可能性不大 [2] - 未来5到8年内,半固态电池市场份额预计较低,与传统三元锂电在市场上共存 [2][3] 固态电池技术瓶颈与成本挑战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生产成本高昂,早期达200-300万元/吨,现降至100多万元/吨,远高于理想目标(几万至几十万元/吨) [4] - 干电极技术(干法成膜技术)是主要瓶颈之一,涉及固态电解质膜粉体与活性物质的混合及涂覆工艺 [4] - 等静压技术需精确控制压力和能耗,以提高极片致密度 [4] - 硫化物材料需高密度压紧以实现稳定电导率,但常规辊压分切工艺难以达到所需膜功能参数 [5] 硫化物固态电池成本下降路径 - 预计2026年硫化锂成本可降至60-100万元/吨,降至50万元/吨以下较难 [7] - 2028年成本预计在40-50万元/吨之间,2030年有望降至20-30万元/吨 [7] 量产时间表与价格预测 - 2024年预计有中试线出货,可少量供货 [8] - 2027年小批量出货价格预计在0.9-1.1元/Wh,2028年降至0.7-0.9元/Wh,2030年预计降至0.6元/Wh以上,接近当前三元电池价格 [8] 设备投资与产能规划 - 一条300MWh中试线设备投资约3.5-3.6亿元人民币,较传统锂电设备稍高 [12] - 前段工序中干法/湿法成膜及搅拌设备价值量最高 [12] - 2025年预计有两条大线投产,总产能规划约0.6GWh,Q2有望实现目标 [13] - 2025年Q4总产能预计达1.2GWh [13] 半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挑战 - 半固态电池已用于工商业储能领域,但成本约0.55元/Wh,高于磷酸铁锂(0.3元/Wh以下),尚未能完全替代磷酸铁锂成为储能主力 [11] - 发电侧大规模应用需通过功能参数、安全性测试及供应商重新打样等过程 [11] 国内研发与设备合作情况 - 国内研发可绕开专利问题,通过重新申请专利或对标知识产权信息避免冲突 [6] - 主流电池公司与无锡先导、银河科技等设备厂商合作,主要在后端环节提供技术支持 [10] - 干电极技术(辊压分切等)是卡脖子环节,国内能做的企业不多,纳科诺尔专注于该领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