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冲上热搜!赶紧查查你的支付宝
证券时报·2025-09-17 13:20

个人信息授权现状 - 用户在使用App或小程序时点击"同意授权"会提供大量个人信息,存在泄露风险 [1] - 用户可能无意间授权了大量第三方机构,并开通了免密支付服务 [1] - 有网友发现其支付宝最早的授权记录始于2015年,总数达171条 [4] - 另一用户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授权了121项,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底,内容包括姓名、手机号及证件号码等敏感信息 [7] 用户反应与具体案例 - "支付宝账号解除授权"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2] - 网友反映授权列表过长,导致频繁收到骚扰电话 [4] - 有用户花费近一小时才清理完所有授权记录 [4] - 在检查"免密支付/自动扣款"服务时,有用户发现新增了15个项目,包括付款码免密支付、乘车码支付、自动还款等 [7] - 存在用户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被扣费,例如某视频会员自动续费扣款238元年费 [7] 行业影响与消费者行为建议 - 建议消费者定期检查和管理支付宝及微信支付的"账号授权"和"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功能 [9][14] - 应谨慎开通自动扣款功能,特别是对各种会员、出行、游戏等服务,需留意首月优惠后自动续费的条款 [12][13] - 建议养成定期核查银行、微信、支付宝、电信、水电气等账单的习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扣费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