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主动权益基金要稳定战胜业绩基准(如沪深300),关键在于系统化的组合管理,特别是控制风格偏离而非行业偏离,并善用波动率环境优化策略 [1][3][20][27] 基准分析与战胜基准的挑战 - 沪深300指数的风格因子构成包含质量、景气、动量、红利和低估值因子,主动基金整体在红利和低估值因子表现好时易跑输指数,在质量、景气、动量因子表现好时易跑赢 [1] - 战胜基准是国内外资管机构共同难题,过去近20年A股主动权益基金年度跑赢基准比例平均约50%,美股仅约35% [17] - 公募基金超额收益主要源于对新兴产业趋势的把握,在2008年以来的六轮牛熊周期中,仅“互联网+”和新能源两轮产业驱动行情中取得显著超额,缺乏产业主线时超额有限 [18] - 基金管理人选股胜率约42%,超额收益更多靠个股赔率(选中1-2只涨幅超50%甚至翻倍个股)而非胜率,但未来胜率是更重要指标 [19] - 基准难以战胜的痛点包括基准选择(如沪深300和标普500的alpha过于集中在大市值龙头)、控制风格和行业偏离、以及选股能力 [21] 组合管理的关键:控制偏离 - 控制风格偏离的重要性大于控制行业偏离,过度偏离会显著压降胜率和赔率 [3][22][23] - 优秀基金经理与普通基金经理的差异在于风格和行业偏离幅度更小,相对均衡保守,优秀经理更多暴露在个股集中度上 [5] - 不改变基金持仓,仅将过大的风格偏离压回合理约束范围,基金收益分布会显著改善,业绩极端差的比例下降更多 [7][25] - 行业比较对主动权益价值不大,月度维度选行业β能力对业绩作用近乎无效,季度维度选股α和选行业β能力共同驱动业绩 [26] 波动率环境与策略应用 - 在A股市场,波动率和收益率呈负相关,低波动率股票收益率反而最好,这与“高波动对应高收益”的传统认知相反 [9] - 波动率是重要变量,控制波动率是提升夏普率的重要一环,A股呈现明显“风险厌恶”特征,波动率环境可分为低波(<15%)、中波(15%-25%)、高波(>25%) [28] - 波动率变迁有延续性+回落性规律,低波和高波环境下延续可能性高,高波环境波动率易降不易升,且高波往往由突发坏消息引起 [29][30][31] - 在不同波动率环境下选择不同Smart Beta风格因子可稳定增强收益:低波环境市场表现较好,攻防均衡;中波环境防御性风格占优;高波环境小盘风格明显占优 [32][33] - 广义数据显示基金经理不具备择时能力,但在A股高波环境下(如2007年6000点、2015年5500点)进行大择时可显著优化组合收益率,策略上可在市场低位且趋势向上时择时以降低波动和回撤 [12][34] 风格识别与因子表现 - 基金经理主要风格可分为质量、价值、小盘三类,质量风格是基金经理自带,价值风格在低波动时表现好,小盘风格在高波动时表现好 [13] - 质量因子在所有波动率下夏普率较均匀,低估值因子在中低波环境下夏普率较高,小盘因子在高波环境下夏普率尤为突出 [33]
主动权益如何通过组合优化,战胜宽基指数?
点拾投资·2025-09-17 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