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位震荡时如何投资?“局部牛”中重温彼得·林奇1997年访谈
聪明投资者·2025-09-18 15:08

投资哲学核心 - 强调"常识投资",投资者最大的优势是对身边生活和熟悉行业的理解,而非专业模型[3] - 投资逻辑是先去理解企业如何赚钱,再去看股价是否合理,而不是反过来追逐市场热门[4] - 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始终坚持几个最基本的原则:投资真正了解的公司、保持长期视角、关注估值边界、注重风险回报比[8] 估值原则 - 二战以来美股市场的合理估值区间大多在10到20倍市盈率之间,突破20倍意味着在透支未来盈利[5][16] - 市场整体估值与通胀率相关,经验法则是用20减去通胀率,大致就是市场的合理市盈率,例如80年代初通胀高达12%时市场市盈率只有8倍[18] - 市场涨得太快、太高会提前透支未来七八年甚至十年的盈利预期,导致所有资产变得过于昂贵[15] 公司选择标准 - 倾向于投资日常生活中能看到、已经理解的企业,而非复杂的生物科技或陌生热门行业[8][50] - 偏好研究有工会的公司、陷入困境的公司、无人理会的公司,以及关注者较少的小公司[22][24] - 通过实地观察发现投资机会,例如住酒店、逛商场时发现某家店不错,然后去查它是否是上市公司[25][26][62] 风险回报管理 - 追求不对称的风险回报比,如果判断正确要能赚一倍、两倍,如果判断错误最多亏三四成,这才值得下注[9][46] - 避免投资已将所有好消息都反映在价格里的股票,关键是企业未来盈利潜力是否被充分定价[46][47] - 注重资产负债表分析,关注公司现金状况和债务水平,例如股价2-3美元但每股亏损10美元的公司风险过大[57][58] 市场波动应对 - 将市场回调视为清肠药,短期不适却有利于长期健康,宁愿市场跌1000点也不愿其一路疯涨[14][19] - 在市场下跌时专注于研究哪些公司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即使经济衰退也不会受到冲击,寻找"打折"的优质公司[10][43][46] - 拒绝预测短期市场走势,但坚信长期来看企业盈利会增长,十年、二十年后企业盈利一定比现在高,这是市场向上的根基[8][69] 投资工具与方法 - 使用能够提供公司十年财务数据、损益表、库存情况等关键指标的工具进行系统化研究[56] - 普通投资者只需盯住四五家非常熟悉的公司,熟悉到能站在讲台上讲解其投资逻辑[55] - 可以兼顾共同基金投资和个股投资,但个股投资应限于熟悉的行业或本地公司[59] 行业与市场观点 - 新兴市场依然重要,亚洲市场游戏远未结束,储蓄率高达56%的国家仍具潜力[72][74][75] - 美国经济充满活力,新公司会不断涌现,例如微软、Staples、联邦快递等公司在20年前根本不存在[69][70] - 避免复杂金融衍生品如期权、期货等,坚持股票投资才能让时间成为助力[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