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旨在填补行业安全基线空白,通过统一标准提升产品安全性和规范行业发展 [1][4] - 新标准从提升产品能力、强化安全保障、规范系统使用三个维度,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研发、制造、使用全过程提出安全要求,以应对营销风险外溢和产品性能不统一等问题 [1][4][6] - 行业在协会和部委引导下,对辅助驾驶的夸大宣传已逐步降温,多家车企联合倡议强调安全可靠和清晰告知功能边界 [10][11][13] 市场渗透与行业背景 - 今年1至7月,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达775.99万辆,同比增长21.31%,市场渗透率为62.58%,较上一年提升6.5个百分点 [1] - 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辅助驾驶技术不断普及,但在规模化应用背景下,其安全性愈发重要 [1][4] 新标准主要内容与安全要求 - 标准要求系统必须具备手部脱离检测和视线脱离检测能力,在驾驶员未及时响应报警时,系统应可控退出激活状态,并在警告无效后禁用至少30分钟 [1][8] - 车企必须通过官方网站、车载终端等渠道向用户提供系统使用说明,以约束“重营销、轻教育”的模糊宣传行为 [2][10] - 标准严格限定系统的“设计运行条件”,要求系统只能在其设计运行条件下激活,并针对不同功能设置全方位安全技术要求 [6] - 系统必须配备组合驾驶辅助数据记录系统(DSSGDA),数据存储在车端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能存储的时间戳事件次数不应少于2500次,以支持事故回溯与责任判定 [6][7] 行业影响与规范举措 - 新标准为行业设定了统一的安全基线,将为行业准入、质量监督和事后追溯提供关键技术依据 [1][4]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机构联合发布倡议,要求企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严格依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 [11] - 广汽、上汽、北汽等车企联合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宣传,清晰告知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 [13] - 行业宣传基调显著降温,“安全”、“可靠”取代了过往“放心开”等激进话术,车企高管纷纷表态强调安全是智能辅助驾驶的先决条件 [10][13]
工信部拟新规:划定辅助驾驶安全红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8 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