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社论丨中美利差进一步收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9 08:19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为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1] - 此次降息被描述为“风险管理式”的降息 旨在平衡通胀与就业风险 并非意味着开启持续性降息周期 [1][2] 美国就业市场状况 - 美国就业市场出现放缓迹象 8月非农就业仅增加2.2万个岗位 远低于预期的7.5万个 8月失业率从7月的4.2%上升至4.3% [1] - 劳动力市场存在“低雇用、低裁员”的奇怪平衡 真实需求下降速度可能被劳动力供给因移民政策等因素减少所掩盖 [2] - 截至3月的一年间新增就业人数被下调91.1万 相当于每月平均少增加近7.6万个岗位 [1] 美国通胀形势 - 截至今年8月的12个月中 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上涨2.7% 核心PCE上涨2.9% [3] - 短期通胀风险偏向上行 主要因商品价格通胀回升及关税影响 但美联储认为通胀风险长期看会下降 [3] 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 - 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国际资本寻找“避风港” 8月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投入近450亿美元 其中向中国净投入约390亿美元 [4] - 美联储降息使中美利差收窄 推高人民币汇率并吸引更多境外资本 人民币突破7的可能性极大 [4][5] 中国市场与政策考量 - 中美利差收窄为中国带来更大降息空间 但需谨慎应对 因降息可能增加商业银行息差压力并导致银行风险偏好上升 [4] - 中国消费和投资的利率弹性较低 降息或难有效刺激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需考虑国际国内流动性环境及结构性问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