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暴涨又闪崩,又一“妖股”诞生
凤凰网财经·2025-09-19 14:15

公司股价剧烈波动事件 - 2025年9月16日,公司股价一度大涨63%至679港元/股,市值接近2700亿港元,但午后闪崩下跌54%,市值缩水至762亿港元 [1] - 股价波动在9月17日持续,半小时内拉升27%,至9月18日收于180.7港元,单日下跌12% [1] - 公司于2025年6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3.15港元,总股本约3.97亿股,上市时总市值约52亿港元 [5]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公司是一家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是一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耐药性、复发性或难治性肿瘤 [4] - 公司无稳定收入,2023年收入118万元,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均为0元 [5] - 公司持续亏损,2023年亏损3.4亿元,2024年亏损2.75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1.23亿元 [5] - 公司IPO公开发行1528.1万股,其中基石投资者认购约979万股,实际流通股仅约549万股,流通盘很小 [5] 股价波动驱动因素 - 8月25日公司公告将被纳入恒生指数系列成份股,并于9月8日生效 [7] - 9月10日公司公告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乳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获国家药监局临床默示许可 [7] - 9月15日公司被纳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引发跟踪该指数的ETF被动配置需求 [9][10] - 跟踪该指数的基金总规模超过240亿元,公司在指数中初始权重约2.63%,推算被动配置需求超过6亿港元 [11][12] - 公司此前日均成交额仅一千多万港元,巨额被动买入需求与极低流动性导致供需严重失衡 [14] 市场机制与行业影响 - 事件反映小盘股流动性差、指数规则僵硬与被动投资扩张三者叠加的市场风险 [16] - 指数编制可能过度侧重行业标签而忽略流动性及市值稳定性指标,且新股纳入缺乏足够观察期 [17] - 存在"指数纳入套利"模式,资金提前埋伏小盘股等待被动资金抬轿后高位出货 [26] - 生物科技、新能源等热门赛道新股可能成为套利资金目标,形成上市→炒作→纳入指数→套现的闭环 [26] - 信息透明度存在滞后,指数公司未进行事前公告,官网样本明细未及时更新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