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行业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相继上市,创造股价和市值奇迹 [4] - 截至2025年8月8日,蜜雪集团市值达1780亿元,古茗市值600亿元,霸王茶姬、茶百道、沪上阿姨市值均超百亿 [4] - 作为“新茶饮第一股”的奈雪,上市4年后市值从超300亿港元缩水超90%,至约20亿港元,不足蜜雪冰城市值的百分之一 [4] 奈雪的茶发展历程与困境 - 奈雪首店于2015年11月在深圳开业,定位高端,推崇星巴克“第三空间”理念 [5][6][7] - 公司于2018年完成天图投资数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60亿元,成为行业首个独角兽,并于2021年6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 [11][12] - 2025年3月10日,公司被移出港股通名单,引发股价单日暴跌超20% [13] - 2018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0.87亿元增至49.21亿元,但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近62亿元,仅2023年短暂盈利1300万元 [14] - 公司单店销售额从2018年的3万元跌至不足1万元,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17.7%跌至1.2% [14] 奈雪经营模式分析 - 公司采用重资产直营模式,面临扩张慢、成本压力大的问题 [20] - “大店+第三空间”模式导致高成本,2024年上半年人力成本占比24.6%,租金占比17.1%,门店经营利润率仅7.8% [21][22] - 尽管外卖与自提订单合计占比突破80%,但高成本打造的大门店空间价值未被有效激活 [25] - 公司饮品过往普遍定价30元左右,当前部分品类下探至15-20元,但在“9.9元”成主流的市场中竞争力不足 [26] - 公司于2023年夏天才开放加盟,初期加盟费高达百万,后降至58万元,高于业内30-40万元平均水平,导致加盟扩张受阻 [27] - 过去一年公司关闭近350家门店,关店率达17%,其中约20%门店运营时间不足一年 [28] 奈雪面临的挑战与自救举措 - 公司多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如2019年深圳门店违规操作、2020年南昌门店售卖变质面包、2021年北京门店卫生问题、2022年天津门店使用过期原料等 [35] - 2025年公司管理层与资本层面出现变动,包括创业元老邓彬离职,天图合伙人魏国兴辞任董事等 [36] - 自2023年起,天图投资多次减持套现约2.3亿港元,持股比例降至4.98%,太盟投资、深创投、弘晖资本等也选择减持或抛售 [37] - 2025年公司以“健康”为关键词推出“每日500蔬果瓶”系列和“不加糖”产品,并进军轻食赛道推出“奈雪green”店型 [39][41] - 公司采取谨慎收缩的门店策略,强调“开一家成一家”,并于2023年重启出海,布局泰国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 [41] - 2025年5月公司十周年之际启动品牌升级,将名称由“奈雪的茶”简化为“奈雪”并更换新LOGO [41] 新茶饮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达3127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3689亿元,增长率约17.97%,但增速较前几年明显下滑 [38] - 截至2025年7月15日,全国奶茶饮品门店总数42.6万家,近一年新开店11.8万家,但净增长为-39225家,近16万家奶茶店消失 [38] - 行业竞争白热化,蜜雪冰城海外门店增速从141%降至13%,单店效益下滑5% [38] - 未来几年头部品牌市场占有率或高达80%,行业从增量竞争迈向存量博弈 [38]
奈雪,雪崩
凤凰网财经·2025-09-1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