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根基与战略贡献 - 公司全力保障100万平方公里供电区域内2.73亿用电人口的可靠用电,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4] - 建成19条西电东送大通道,累计送电量超3万亿千瓦时,全网统调最高负荷达到2.56亿千瓦[5] - 客户平均停电时间降低超六成,核心城市迈入分钟级,农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5] - “十四五”期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7400亿元,2024年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达1.7万亿千瓦时,较2020年增幅超30%[6] - 在广东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县域全覆盖,在海南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在深圳实现超充站超过加油站、充电枪超过加油枪[7] 改革创新与市场建设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9] - 新能源交易规模大幅增长,绿电绿证交易电量累计突破1000亿千瓦时[9] - 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以央企第一成绩收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科改”“双百”企业获评“9标杆、5优秀”[9] - 全国产化直流干式电容器实现规模化应用,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并网,首款电力主控芯片“伏羲”成功研发并量产[10] - 2项成果获中国专利金奖,“大瓦特·驭电”摘得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项[10] 国际业务拓展与合作 - 澜湄合作进入新阶段,中老铁路外部供电项目稳定运行,老挝国家输电网项目实现实质性运营,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启动建设[11] - 智利KILO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加速推进,秘鲁首都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全面启动,乌兹别克斯坦风电项目顺利交割[11] 战略转型与产业布局 - 公司向数字电网运营商、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转型[12] - 新能源装机突破2.4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53.7%,清洁电源供给格局基本形成[13] - 首创并推广应用“大瓦特”电力大模型、“电鸿”物联操作系统,抽水蓄能装机总容量突破“三个一千万”[14] - 建成全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建成全国首个区域级虚拟电厂,可调控资源规模超1000万千瓦[15] - 率先实现充电桩乡镇全覆盖,完成全国规模最大、首次跨省区联动的车网互动试验示范[15] - “电鸿”生态圈链接超500家生态伙伴,成立央企首家用户生态运营公司[16] 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建设 - 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实现全业务“刷脸办电”“一证办电”[18] - “十四五”以来主导发布国际标准33项,主持国家标准31项、行业标准106项,ISO机械储能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公司[18] - 获批建设国家首个新型电力系统质检中心,首次取得国家级质量奖组织奖[18] - 公司首批35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全面建成[19] - 公司品牌跻身“世界品牌500强”前200名,五年大幅跃升79位[20] - 建成南网知行书屋414间,惠及42万名乡村学生[20]
“十四五”能源成就企业谈丨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国家能源局·2025-09-19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