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启动与规划 - 我国首个基于国产大飞机的眼科航空医疗项目正式启动 C919等国产大飞机将被改装为专业眼科飞行医院 搭载国产设备与智能远程系统 实现"飞机到 光明到"的目标 [1][3] - 计划2024年底在新疆塔县实现"中国眼科飞行医院"首飞 [4] - 中山眼科中心联合中国商飞 中国飞龙通航 中国南航 国际奥比斯 图湃医疗科技等机构发起"眼科飞行医院志愿医院联盟"和"技术设备研发应用联盟" 推动公益医疗建设 [17] 医疗资源分布现状 - 全国眼科医生仅6万余名 能完成精细眼科手术的医生更少 [6] - 白内障是全国第一大致盲眼病 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80% [7] - 优质眼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基层和偏远地区缺乏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 培养独立完成高难度手术的医生需多年系统训练 [1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眼科手术机器人操作精度达微米级 可过滤手部颤抖 完成视网膜下注射 黄斑前膜剥离等精细操作 显著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成功率 [12][13] - 2023年6月完成全球首例5G远程动物视网膜下注射实验 通过5G专线实现远程控制端与本地机器人端的通讯 技术难点在于控制"通讯延时" [14] - 眼科手术机器人已完成61例手术实验 筹备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开展首例远程视网膜手术 为首例人体临床试验 [14]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应用 - 中山眼科中心与华为推出眼科大模型ChatZOC 驱动数字医生在几分钟内完成患者体征采集和病情判断 [18] - 自主研发的白内障人工智能云平台可在30秒内完成初诊 准确率超过97% [18] - 规划"魔镜"愿景 通过镜面采集设备实现眼表及视网膜检查 即时提示健康状况恶化或需就医情况 [17] 社会效益与患者案例 - 项目旨在解决偏远地区患者就医难问题 如云南患者陈自勇因糖尿病眼底病变几乎失明 辗转多地后于中山眼科中心通过两次手术恢复部分视力 [2][7][9] - 眼科手术机器人可借助5G技术实现跨区域手术 扩大优质医疗服务覆盖范围 同时作为高保真培训平台加速医生成长周期 [13] - 新疆分中心成立 推动眼科人工智能和5G远程诊疗在边疆及中亚地区的应用转化 [15]
中国眼科“飞行医院”要来了
经济观察报·2025-09-20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