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决策背景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为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继2024年三次合计降息100基点后再次调整货币政策 [1] - 降息主要考虑就业市场疲软:2025年3月年度非农就业人数下调91.1万(月均少增7.6万) 8月非农仅增2.2万(远低于预期7.5万) 失业率从7月4.2%升至4.3% [2] - 通胀压力仍存:截至2025年8月PCE同比涨2.7% 核心PCE涨2.9% 均高于美联储2%目标 但通胀被判断为"一次性冲击" 主要来自商品价格阶段性回升和关税影响 [4] 货币政策立场与分歧 - 美联储定义此次降息为"风险管理式"调整 强调非持续性降息周期 FOMC投票结果11:1 唯一反对票主张降息50基点以更强应对就业压力 [4][5] - 外部政策压力: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1月上任后持续施压降息 "对等关税"政策增加美国经济"滞胀"风险 使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困境 [4][8] 国际金融市场影响 - 美元指数震荡回落:降息叠加财政可持续性担忧形成下行压力 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欧元区降息周期结束/英国降息有限/日本温和加息)促使美元走弱 [6] - 人民币走强资本流入:银行结售汇连续四月顺差 8月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投入450亿美元(近一年最高) 其中中国净流入约390亿美元 [8][9] - 中美利差收窄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操作空间 但需警惕降息增加商业银行息差压力和存款搬家风险 [9][11] 资产配置策略调整 - 美联储降息或压低美元现金利率和债券收益率 持有美元现金机会成本上升 建议布局优质债券锁定当前高收益率并分散投资组合风险 [12] - 强调跨资产类别、跨行业和跨地区的多元化配置 加入黄金、基础建设等低相关性另类资产提升投资组合韧性 [12]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0 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