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S基金交易到底难在哪?
母基金研究中心·2025-09-20 16:12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记录了2025年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中关于S基金估值与流动性的圆桌论坛讨论,行业专家分享了S基金在估值方法、市场流动性挑战及解决方案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1][2] S基金估值方法 - S基金估值缺乏公开市场定价且资产透明度有限,需科学确定估值方法 [5] - 估值原理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但方法需结合交易场景和标的特性,是持续学习修正的实践过程 [5] - 深创投采用从1.0到3.0的估值迭代路径:1.0阶段对底层项目分层分类估值,2.0阶段引入财务指标权重,3.0版本纳入行业周期因素 [6] - 通过“差异化定价+产品化分类”双路径解决估值分歧,使用或有对价、分期支付等机制平衡交易诉求 [6] - 估值需区分“估值”与“定价”,估值体现账面价值,定价受供需与时点影响,是买卖双方的博弈 [7][8] - 盛世投资通过覆盖400多支基金的数据库,结合GP判断、尽调与数据交叉验证进行多维度估值 [7] 破解流动性困局 - 流动性难题源于估值分歧和优质资产稀缺,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上线业内首个基金份额估值系统,已为超过570个项目出具估值结论 [9] - GP主导型基金接续需求增加,CVC与金融资本组合优化资金结构并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9] - 核心S基金买家成熟度提升,如上海科创基金、深创投长期潜伏市场,能快速给出交易意向提高效率 [9] - 国资基金因尽职免责机制缺失导致“不愿卖、不敢卖”,政策需完善国有基金退出责任边界 [10] - 流动性困局体现为市场活跃度不足、LP诉求差异大、生态体系不完善,需优化税收制度并提升GP参与度 [10] - 通过结构化交易设计平衡国资与民营LP的估值错位风险,完善生态是破解流动性困局的关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