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青藏高原用烟花炸了一座山,始祖鸟和蔡国强错在了哪儿?
36氪·2025-09-21 21:34

活动背景与核心争议 - 某品牌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热龙乡的查琼岗日山脊举办烟花表演,烟花燃放从海拔约4600米处开始延伸至5050米山顶 [6] - 活动在互联网播出后引发广泛质疑,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核心争议点是表演对当地造成的环境影响 [8] - 活动视频在多个平台下架,主办方随后发布公告道歉 [9][10] 事发地点的生态脆弱性 - 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其生态环境抵御干扰能力低下、恢复能力不强 [16][18] - 高原自然条件严酷,海拔高、气温低,植物生长期有限,地表生物量低,一旦受到干扰自我恢复能力很差 [19] - 本地物种为适应极端环境演化出独特方式,如塔黄需生长三十多年才能开花,生命过程抵御风险能力差,中途被打断意味着多年积累血本无归 [19] - 看似平平无奇的一座山也是脆弱的高原生态系统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能轻易破坏 [21] 高山草甸植被的破坏与不可逆性 - 事发地海拔4500-5050米,主要植被类型是高山草甸,其关键结构是仅10-20厘米厚的草毡层 [23] - 草毡层由植物根系紧密交织而成,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并固定有机碳,支撑着整个高原食物网 [23] - 草毡层非常脆弱,大型活动的事前搭建和事后清场很容易对其造成破坏,导致草毡破碎、土壤母质流失 [25] - 草毡层破坏后自然恢复极其困难,因为土壤母质贫瘠,自然恢复过程可能长达数十年 [25] - 主办方提出的“翻土修复”措施在高山草甸上行不通,因深埋了表层有机质而翻上无营养的土壤母质,是对自然的又一次伤害 [26]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与无效保护措施 - 主办方声称通过盐砖引导鼠兔等小动物离开燃放区,但鼠兔舔食盐分的行为并不常见,且其目力所及不远,多数时间在洞中活动,“引诱”无从谈起 [28][30] - 鼠兔为降低被捕食风险,觅食时不会离开洞穴太远,盐砖的吸引力不足以让其忘记死亡威胁 [30] - 鼠兔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是初级消费者,其数量增多常被误解为草甸退化的原因,实则是草甸破坏后的结果 [30] - 盐砖对野生食肉动物和鸟类没有吸引力,主办方未提出保障这些原住民权益的措施 [31] - 秋季是动物“贴秋膘”或储备越冬食物的关键时期,烟花燃放产生的巨大噪声和震动可能导致小型动物强烈应激反应甚至死亡,并影响捕食者的生存 [31][33] 环保材料的局限性 - 主办方称烟花彩色粉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但可降解过程需要生物参与,高山上温度低降水少,分解者不活跃,降解速度极慢 [35] - 烟花彩粉使用的玉米淀粉对青藏高原来说是外来生物材料,其降解速度需要实验数据证实 [36] - 为呈现颜色效果添加的各种颜料,其降解过程也需要考虑 [36] 潜在的法律风险 - 202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旨在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防控生态风险 [40] - 法律第二十三条规定应加强高寒草甸、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草原原生植被 [41] - 法律第五十四条规定,在生态脆弱区域开展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或破坏草原植被的行为,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从重处罚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