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万亿市场高歌猛进!这些隐忧,不可轻忽
券商中国·2025-09-21 23:55

ETF市场高速发展现状 - ETF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继2024年突破3万亿元后,今年接连迈过4万亿元和5万亿元两大里程碑[2][3] - 截至最新数据,全部上市ETF规模达到5.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8万亿元,同比增长42.4%[3] - ETF产品数量达到1306只,较年初增加267只,覆盖股票、债券、商品、货币、跨境等多种类型[3] - 头部基金公司管理规模领先,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ETF管理规模均超8000亿元,华泰柏瑞基金超5600亿元[3] ETF市场结构特征 - 涌现7只规模超千亿元的ETF巨无霸工具,规模最大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达4141.39亿元[4] - 沪深300、中证A500、上证50等重要宽基指数成为ETF主要跟踪对象,恒生科技、黄金等指数亦有超千亿元ETF挂钩[4] - 存量ETF今年共吸引5227.73亿元增量资金净流入,33只ETF获百亿元以上资金净流入[4] - 资源高度向头部集中,15家头部基金公司ETF管理规模占全市场89.11%[16] 成份股波动与风险评级问题 - 部分ETF成份股出现大幅震荡,如山高控股单日大跌76%,药捷安康近一周振幅高达275.69%[6][7] - 指数成份股流动性不足,药捷安康在9月前日成交额多数不足1000万元,但指数调整前股价已翻倍[7] - 风险评级与实际风险不匹配,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被评为中等风险R3,但该指数年内已翻倍且波动性大[8] - 基金管理人风险评价不够科学合理,可能将不合适的产品销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8] 产品同质化与资源浪费 - 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24只科创债ETF跟踪3只同质化明显的指数,创新不足[11][12] - 同质化导致大量产品面临清盘,2024年以来成立的30余只中证A500ETF中,29只遭抛售,抛售金额超1000亿元[12] - 全市场有138只ETF规模不足5000万元,占比约10%,其中34只成立不足一年[13] - 基金公司陷入简单复刻已有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对主动型ETF研发缺乏足够重视[12] 市场创新不足与结构失衡 - ETF布局前瞻性不足,市场跟风效应明显,如上证180指数仅1只老产品规模破百亿元,7只新ETF规模不足1亿元[15] - 指数工具供给不足、创新型产品稀缺,倒逼投资者扎堆涌向行业主题ETF[15] - 宽基指数ETF出现资金赎回迹象,今年以来资金净流出超百亿元的8只ETF中,宽基ETF占5只[15] - 主动型ETF受重视程度不足,与美国市场主动型ETF新发数量已超被动ETF的趋势形成对比[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