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融资与估值 - 公司完成1.2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6亿美元 [1][4] - 种子轮融资约为2000万美元 [4] - 新晋投资方包括英伟达、亚马逊和Salesforce等巨头产业投资部 [5] 公司概况与战略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24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红木城,在上海设有分部,中文名为达纳灵动,现有员工约30名 [6] - 公司战略定位为避开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和家庭场景,专注于商用场景以平衡技术落地与商业可行性 [8][9][10] - 商业模式旨在通过商用场景产生营收实现自我造血,避免陷入长期烧钱困境 [11] 核心技术产品:DYNA-1模型 - 公司发布自研VLA模型DYNA-1,为首款可落地于商业场景的灵巧操作基础模型 [12] - 该模型为单权重通用基础模型,使用一组固定参数处理多种任务,无需为每个任务重新训练 [13] - 在演示中,搭载DYNA-1的机械臂实现完全自主运行24小时以上,折叠餐巾900余次,成功率高达99.4% [12] - 模型已在实际场景中应用,如餐厅折叠餐巾、健身中心整理毛巾、自助洗衣店分拣衣物 [13] 技术优势与发展路径 - 模型具备快速自我学习和在线迭代能力,通过数据飞轮效应,新部署持续提升模型性能 [14][15] - 技术目标为填补具身智能领域的三大拼图:泛化能力+高性能、鲁棒性以及可行的商业模式 [16][17][18] - 发展路径被比喻为培养“小AGI宝宝”,通过在商用场景积累真实数据,逐步学习技能,最终组装成强大具身智能体 [11] 创始团队背景 - 公司为全华班创业团队,三位联合创始人Lindon Gao、York Yang和Jason Ma均为华人 [2][19] - 首席执行官Lindon Gao曾成功创办AI公司Caper AI,该公司于2021年被Instacart以3.5亿美元收购 [22][24] - 研发负责人York Yang拥有浙江大学电子工程本科和UCLA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负责工程与产品开发 [25][26] - 首席科学家Jason Ma是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机器人基础模型与强化学习,曾在Google DeepMind、NVIDIA AI等机构工作 [29][31][32] 行业背景与英伟达布局 - 英伟达明确看好具身智能与物理AI为下一波硬科技浪潮,并积极进行投资布局 [1][33] - 除该公司外,英伟达已知的机器人领域直接投资对象还包括Figure AI和Skild AI [34] - 在生态合作层面,英伟达亦与银河通用、宇树科技等国内初创公司建立联系 [35]
老黄刚投的具身智能公司:三个华人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