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日本的“痛文化”在中国自主进化
日经中文网·2025-09-21 08:33
行业趋势:痛文化在中国独立演变 - 源自日本的痛文化正在中国独立演变,本土化商品如痛金和痛本相继问世[2] - 消费能力强的年轻人是推动该潮流蔓延的主力军[2] - 在角色热潮背景下,这一全新潮流不断蔓延[2] 产品创新:痛金成为珠宝行业新增长点 - 珠宝店与热门动漫《天官赐福》联名推出金钞和小金饰等痛金商品[4] - 金钞售价520元,小金饰约1300元,吸引年轻动漫迷和购买礼物的家长[4] - 其他店铺也将三丽鸥角色和哆啦A梦联名金饰摆在展示柜中央[4] - 尽管购买纯金制品性价比更高,但“想把喜欢的角色时刻带在身边”的需求推动痛金销售[6] - 部分痛金具有稀缺性,存在购买后升值的可能[6] - 各大珠宝连锁品牌竞相推出联名商品[6] 产品创新:痛本拓展文具市场新品类 - 日本文具商国誉推出专为痛本设计的笔记本产品[6] - 痛本封面采用更易于下笔且不易渗色的材料,底部印有Campus标志[8] - 产品售价为每本9.9元,用户可通过手绘或粘贴贴纸等方式自由装饰[8] - 国誉中国法人表示希望用户将Campus笔记本当作创作的画布使用[8] - 国誉在中国的主要客户群是初高中生,还推出了可装入毛绒玩具的笔袋等“推活系列”商品[8] 市场生态:角色消费驱动经济活动 -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人们对自推角色的消费毫不吝啬[8] - 为激活消费,各地掀起吸引角色粉丝的活动,争夺“痛城”地位[8] - 7月上海举办的“Bilibili World”活动聚集了约800辆痛车,显示痛文化已在中国生根发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