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名员工,估值70亿
虎嗅APP·2025-09-21 12:39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巨头通过巨额资金系统性收编AI初创公司顶尖人才,以消除竞争威胁并增强自身实力[4][5][14][15] - 创始团队被挖走后,CharacterAI由剩余员工接管并成功实现业务转型与收入增长,但最终仍因高昂运营成本等因素面临出售或融资选择[8][16][17][22] AI人才争夺态势 - Meta以超过2亿美元(约合14.2亿元人民币)挖走苹果AI奇才庞若鸣,价格刷新高管转会纪录,相当于苹果CEO库克年薪近3倍[4] - 2024年3月微软收编估值300亿元Inflection AI创始团队,6月亚马逊挖走Adept核心人才,9月亚马逊从Covariant挖走三名联合创始人及约25%员工[6][7][8] - 谷歌于2024年8月以27亿美元(约195.75亿元人民币)挖走CharacterAI创始人及团队,并获得模型非独家许可[8][10] CharacterAI创始人被挖事件分析 - 创始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原为谷歌AI研究员,其中Shazeer是Transformer架构联合发明人,二人因不满谷歌保守策略而创业[12] - 谷歌通过"技术授权+人才引进"模式规避反垄断审查,既消除潜在竞争对手,又增强自身技术实力[10][11][14] - 创始人选择回归谷歌主因包括初创公司难以承担每月数千万美元云服务成本,且回归后可获得无限资金支持并实现个人财富增值(如Shazeer个人获利超1亿美元)[14] 员工接管后的运营与业绩 - 约70名员工在创始人离开后接管公司,任命总法律顾问为临时CEO,并放弃自研模型转向专注消费端产品以降低成本[16][17] - 公司推出社交信息流功能并承接品牌广告业务,月活用户超过2000万人,通过9.99美元月订阅费实现商业化[17][18] - 预计2025年底年化收入达5000万美元(约3.6亿元人民币),高于此前3000万美元,谷歌支付的授权费为运营提供资金缓冲[18] - 2025年6月聘请Meta前高管Karandeep Anand为新CEO,战略从AGI梦想转向AI娱乐领域[19] 公司当前挑战与未来选择 - 即便改用开源模型,每月运营成本仍高达数百万美元,同时面临两起诉讼及多州监管调查,可能影响产品形态与用户增长[21][22] - 赛道竞争激烈,Meta等巨头推出类似服务,Chai等竞争对手以更少内容限制吸引用户[21] - 公司正考虑以超过10亿美元(合人民币71亿元)估值出售或融资数亿美元,出售可能吸引希望加强AI娱乐业务的大型科技公司[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