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残酷的 AI 就业冲击,从一篇极其精彩的哈佛论文聊起
Founder Park·2025-09-21 12:05
AI对美国就业市场的冲击模式 - 2022年中开始美国初级岗位就业增长停滞,2023年中转为负增长,与高级岗位增长形成明显剪刀差[23][25][26] - AI采纳者公司(定义为招聘LLM、Prompt Engineer等AI相关岗位的公司)初级岗位就业人数在AI爆发后出现断崖式下跌,六个季度后与对照组差距达7.7%[42][43] - 初级岗位萎缩主要源于招聘冻结而非裁员,AI采纳者公司平均每个季度少招3.7个初级员工,大规模招聘公司初级岗位招聘量暴跌约22%[53][54][55] 行业受影响差异 - 对初级岗位的压缩效应在所有行业普遍存在,但程度不同[63] - 批发和零售业受冲击最大,AI采纳公司初级岗位招聘数量比对照组每季度减少近40%[65][66] - 互联网、软件、设计行业受影响较大,但非最严重区域[64] 不同教育背景员工受影响程度 - 毕业生受影响程度呈现U型曲线:顶尖名校(Tier 1)和普通大学(Tier 5)毕业生受影响较小,中上等大学(Tier 2和Tier 3)毕业生受打击最严重[73][76][77][78] - 顶尖名校毕业生因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强而难以被替代,普通大学毕业生因人力成本优势明显,中间层毕业生薪资要求高但工作内容易被AI替代[79][80][81] AI替代的具体机制 - 公司通过自然流失和晋升减少初级岗位,而非直接裁员,避免补偿成本和PR风险[51][52][57] - AI主要替代文员、客服、导购等简单任务密集型岗位[67] - 就业市场对初级岗位年轻人关闭的方式隐蔽且成本低,如同温水煮青蛙[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