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战后,盒马、美团、京东盯上折扣超市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2 14:40

行业趋势与市场格局 - 硬折扣超市成为中国商超赛道的新趋势,盒马、美团、京东等大型平台近期密集入场,使得赛道竞争加剧 [1] - 硬折扣模式的核心特点是“天天低价”,通过选址人流密集区、采用小而美的门店面积和少而精的选品策略来运营 [1] - 2024年全球折扣零售渠道增长8.2%,但中国市场渗透率仅为8%,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等成熟市场,显示巨大增长潜力 [2] - 未来十年中国硬折扣业态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5.6%,略高于便利店的5.5% [2] 核心竞争要素:供应链与自有品牌 - 供应链能力是硬折扣模式的核心竞争力,自有品牌占比是关键指标,例如德国奥乐齐自有品牌产品占比高达90% [1] - 相比之下,盒马旗下超盒算NB的自有品牌占比为60%,美团快乐猴则更低,反映出本土企业与行业巨头的供应链差距 [1] - 发展自有品牌是提升毛利率的关键,其毛利率通常在50%左右,远高于销售制造商品牌约20%的毛利率 [8] - 零售商通过控制自有品牌的设计、原料、生产到经销全流程,省去中间环节和广告费用,沃尔玛全球每年30%的销售额和5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自有品牌 [8] - 零售企业成功发展自有品牌需优先夯实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部分企业因消费者认知度低导致自有品牌商品滞销 [9] 主要参与者战略与差异 - 国际硬折扣巨头奥乐齐在中国市场采取长期积累和谨慎扩张策略,2017年通过线上渠道进入中国并整合供应链,2025年开始加速华东区域布局,目前全国线下门店达76家 [5] - 本土企业扩张速度更快,盒马超盒算NB在两年多时间内于全国开出近300家门店 [6] - 平台型公司(如京东、美团)拥有大量用户数据优势,可据此精准选品、缩小SKU、降低采购成本,但缺乏实体零售经验和根植于当地社区的服务能力是其挑战 [6] - 奥乐齐的门店运营体现高度成熟性,从自有品牌设计、陈列到包装箱均经过精密设计以提升上货效率 [5] 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硬折扣超市通过极致压缩运营成本来维持低价,例如超盒算NB采用极简陈列、不设水产区、全部采用预包装商品以降低损耗 [9] - 为提升人效,商品多以周转筐、原箱形式直接上架,从细节中挖掘效率 [9] - 有观点认为当前中国硬折扣业态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在供应链环节进行成本管控,而非实现全链路的成本压缩 [9] 供应商关系演变 - 供应链体系需与零售商协同推进产品开发,通过个性化定制契合特定区域或文化背景的市场需求,缺乏产品开发能力的纯代工厂将面临淘汰风险 [7] - 部分头部食品和日化企业已转变策略,从学习与零售商博弈转向学习如何共同合作,甚至帮助零售商卖货 [8] - 硬折扣渠道被视为重要增长机会,例如费列罗公司强调要抓住未来2-3年硬折扣渠道的发展机遇 [8]